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高启强成吕布,娶了孟钰很合理吧 > 第262章 贾诩的手段

第262章 贾诩的手段(1/2)

    进得长安城后,吕布第一时间找来了贾诩。

    “文和(贾诩字文和)真乃我肱骨良谋也!”吕布笑着拉过贾诩,

    “适才进城,但见城内军民肃穆严整,一派井然有序之状!未晓文和有何治理之术啊?”

    贾诩望着吕布不明他是何意。

    “这……”贾诩略一思索道,

    “昔日董卓在时,曾一度祸乱长安,令此地民不聊生。之后又是那李傕郭汜,此二人犹甚于董!当时虽然民生凋敝,但百姓却也尽皆俯首听命!某以为,如今乱世,若使民众归附,必使雷霆手段!只要不滥杀便可,以乱治乱,以术驭民,方为上策!”

    吕布点点头,“文和之言有理!可适才我带兵进城之时,却见道路两侧有不少插标卖子之人!其规模之大,已蔚然成风!不知此事,文和怎么看?”

    贾诩不以为然道:

    “自古易子相食,实乃乱世常态!今非独长安一城如此,纵使许都、洛阳亦多有此类交易。这长安城中虽多,然臣已严加督管,是以不影响城中正常政令,更不扰主公之治,此诚可放心也!”

    听到贾诩这么说,吕布有些哭笑不得。

    按道理,贾诩所言不错。

    在这乱世,没有人会真心在意黎民死活,为的不过是能不能坐稳这江山。

    而且此刻的长安。

    太守已死,身为长史的贾诩能在不被曹操收回城池的情况下,将偌大一个城市管理的不出岔子,还能给吕布平稳交接,这已然是难于登天了。

    还想让他为黎民着想,让百姓富足,这基本上不可能。

    再者说了,贾诩说到底,擅长的是谋略,让他管理内政,本身就不算长项。

    “文和,那钟繇的家眷如何安置了?!”

    吕布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知道钟繇有一子名叫钟会。

    按照时间线,此人现在应该还是小童,但日后可是个颇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

    可如今钟繇已死,万一钟会遭到贾诩这老六的毒手,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这个……”贾诩皱眉捋胡道,

    “听闻钟繇三子皆聪慧异常,然钟繇今死于马超之手,又与主公及诩脱不了干系!此三子不除,来日必为肘腋之患!昔伍子胥鞭尸,范蠡灭吴,皆斩草除根之策也!”

    见吕布神色有异,贾诩躬身拱手道:

    “诩未奉明命,擅行诛戮钟氏一门,诚惶诚恐,敢乞主公宽宥擅杀之罪!”

    “你杀了钟家满门?!”吕布大惊,虽然这个结果他早已猜到。

    “正是!还望主公恕罪!”

    吕布沉默不语,片刻后,幽幽的开了口:

    “文和,斩草除根确实可防患于未然,可手段如此暴虐,终难长久!我听说过一句话:‘欲得天下者,必先得民心!’杀人盈野,虽能震慑一时,却失天下归附之心,实乃饮鸩止渴耳!"

    “‘欲得天下,必得民心’?”贾诩咂磨着吕布的话,

    "主公此言甚是!然长安豪族盘踞,譬如钟氏、杨氏、张氏等,此些氏族皆向曹而背汉,若不以严法摧折其势,恐如蔓草复生。再如城中民众,若不将违乱政令者,施以酷刑,难保其余民众不会竞相效尤!”

    “诛戮虽烈,亦为天下削其毒瘤耳!"

    见贾诩说得竟然有些激动,吕布便也不由笑道:

    “文和莫急!我知你用心良苦意在助我!然我吕布志在四海,非止一城一池!昔汉高祖入关,也曾约法三章,终得民心归之!今我吕布欲效仿高祖,不知可乎?"

    贾诩听吕布这么说,已经知道他什么意思了,

    虽然他自己有一套道理,但终究吕布是主公,

    "主公若行仁政,诩愿为前驱。日后,诩必会有所收敛,治政当以招抚为主,诛杀为辅,如此恩威并施,方为上策!"

    “不错!”看贾诩一点就通,吕布也很是满意,

    “不过,日后我吕布更多仰仗的是文和的谋略,至于治理内政嘛,我再找专人来做便可!”

    “谢主公!”贾诩拱手而拜。

    “文和不必多礼!”吕布将贾诩扶起,眼光灼灼道,“如今长安已归于我,未知后面有何计划,是否要对东边用兵?”

    贾诩点点头,“如今长安兵精粮足,确实有东进之机!然则,主公对西边可有谋划?”

    “你指马超?”

    “正是!”贾诩皱了皱眉道,

    “马超刺杀钟繇得手,继而向西用兵谋图韩遂!我素知那马超勇而无谋,韩遂又在武威屯有重兵!想着来日,韩马两败俱伤之际,马超必求援于主公,到时主公自可趁机发兵平复西凉!”

    “却不想马超竟得一能士,短短数日便将姑臧城夺下,韩遂亦死于其手!”

    “如今,东起安定,西至西都,整个西凉,尽归马超所辖!其势之盛,已今非昔比!主公若想令其臣服,怕是不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