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冷冽寒风,一叶孤舟逆流而上,抵达沉龙屿东岸。
两位捂得严严实实的黑袍人提刀背弓,警惕打量周边环境,确定无人发现后,跳下船只进入丛林。
正是翻船之交到此。
南北两堂靠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就会转向于求助外力,赵继歌有足够的理由怀疑,翻江帮那价值五万两的悬赏,由两堂中的某一堂发布,往大了想,极有可能是两堂共同发布,各自出了一点钱。
当然,禁武处通缉令中也有针对翻江帮的悬赏,只是价格不高,区区两万五千两,对于翻船之交来说,肯定是哪边赚钱去哪边,总不能把人头分成两半,去骗两边的钱吧?
好像还真可以这么干,对外就说战况惨烈,水匪遗容受损……
不过,以禁武处的德行,肯定会大肆宣扬,到时候必然露馅……
那什么处长真是贱到家了,偷偷摸摸散播谣言,真当大家都是傻子吗?
被反将一军的赵继歌并不生气,既然禁武处这么不讲武德,以后也别怪他拿着禁武处的名号,到处瞎搞。
赵继歌自认为够贱了,没想到还有高手!
话虽如此,有一个问题赵继歌想不通,禁武处的单子是从武法司那边直接“复制”过来,上面要求灭杀翻江帮而非缉拿,重视程度其实比飞剑帮要高,也能证明翻江帮的罪行累累,但这都挂了有个近两年,也没见武法司有什么行动,留到近期禁武处成立,才被赵继歌看到。
背后有大鬼?
昨天在风月茶楼,赵继歌就问出了这个疑惑,武掌柜也很爽快,大方的透露了价值一百两的进阶消息,所以翻船之交才决定伪装自己。
解决完船边挂满人头的翻江帮后,他们还得去杀几只狗官,这关系到翻江帮的来历……
根据武掌柜免费提供的情报来看,这所谓的“江霸王”背后站着江城渔政署与水运署,准确点来说是两署的署长,拉拢谢孤舟教出来的逆徒,纠集了一批混迹在月湖区的杂种武夫,在江上横行霸道,以最血腥的方式大肆敛财。
自然,楚州武法司肯定知道内情,这其中有没有更深的交易,牵扯人数是否只有这么多,是想想就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烂透了!
后来,翻江帮又吸收了一些年轻力壮、活不下去的本地土着,作为底层喽啰。
以至于,这所谓能够翻江倒海的江湖黑帮,成为了许多走投无路者的归宿,进去前本以为是对抗朝廷,进去后才发现与朝廷沆瀣一气,想要脱离已经晚了,只能咬着牙一条路走到黑。
因此,这其中必然有许多“被逼上梁山”的“可怜人”。
可怜人被迫拿起屠刀,手上血债累累,到这时候他们还可怜吗?
这是经典的道德命题,换做是别人,八成会困入人性泥潭,故而变得犹犹豫豫。
赵继歌不会如此,他有阶级分析法武装头脑,翻江帮这种情况,从一开始就是以朝廷走狗的面貌出现,也是当前压迫体系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协助朝廷压榨百姓的刽子手,弃暗投明的可能性极低,不对他们出重拳,又有谁对得起那些喂鳄鱼的百姓?
以现在的条件处理这件事,没法做到尽善尽美,赵继歌只能以血煞来评判杀戮指标,尽量少杀些人,对于那些可以饶恕、还能回头者,应当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至于那些回不了头的可怜人们,当他们开始挥刀食肉那一刻,就已经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与当前的压迫体系融为了一体。
不怪他们个人,但饶恕现在的他们,是受害者的事情。
行侠仗义作为改良主义的方法论,能起到的作用本就极其有限,想要短期内起作用,不将翻江帮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黑到白杀个彻底,很快还会有第二个翻江帮出现,赵继歌没有那么多闲工夫扑在上面,他的目的始终如一,翻江帮由这个世道催生出来,那么根除办法只有颠覆这个世道,才能杜绝此类现象的重复。
因此,赵继歌不绝对排斥行侠仗义,他从未否认过改良主义的短期意义,若他不去把翻江帮灭了,难道就这么看着无辜百姓遇难,等着未来某一天造反成功,再来处理翻江帮?
拜托,这就是用最终的目标,去否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停留在书斋的呆子才会这么空想。
关键在于,如何去运用行侠仗义,实现政治斗争。
也就是利用改良推动革命,将改良作为斗争的辅助手段之一,而非将其作为唯一的准则。
这就是赵继歌与江湖侠客的区别。
他是侠,又走的比侠远。
传统大侠讲究“事了拂衣去,千里不留行”,主打就是一个潇洒自由,全然意识不到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流寇主义,赵继歌这种特色侠客就是——老子不仅要杀人,还要带着受害者建立革命组织,干翻朝廷!
面对种种考验,他拥有锐利的思想武器,来看透所谓人性、道德之下的阶级实质,能够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