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不耐烦地摆摆手:“小伙子,不是我说你,做古玩生意和研究学问不一样。这种民国时期的仿品,市面上一抓一大把,能值几个钱?”
王局长有些为难,两个专家意见不一致,他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张明没有急着反驳,而是蹲下身子,从纸箱里又拿出几幅字画仔细观察。突然,他眼前一亮,从箱底拿出一幅看起来很普通的水墨竹子图。
“王局长,您看这幅。”张明小心地展开画卷。
李教授瞥了一眼:“又是一幅破画,竹子画得这么简单,连个署名都没有。”
张明笑了笑:“李教授,您说得对,这幅画确实没有署名。但您看这竹叶的画法,每一笔都苍劲有力,特别是这里…”他指着画中几根竹子的节点,“这种留白的技法,很有特色。”
“什么特色?现在谁不会画几笔竹子?”李教授不屑地说。
“如果我没猜错,这应该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的作品。”张明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李教授哈哈大笑:“开什么玩笑!郑板桥的画价值连城,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而且你看这纸张,明显是现代的。”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