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 > 第124章 都有希望

第124章 都有希望(1/2)

    建国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很好:“哥,你说咱们这次能谈成几笔生意?”

    “至少两笔。”林峰很乐观,“台球桌和办公家具都有希望。”

    张建华在一旁听着,觉得林峰很有经商头脑:“林师傅,你年纪轻轻就这么有生意眼光,将来一定能发大财。”

    “借你吉言。”林峰谦虚地说,“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赚钱是其次。”

    “这话说得好。”张建华赞同,“现在有些人为了赚钱什么都敢做,最后反而坏了名声。”

    林峰想起麻三的事,心里有些担心。希望那家伙能听进去一些劝告,不要走上歧路。

    “张科长,你在财政局工作,一定见过不少商人吧?”林峰问道。

    “见过不少。”张建华点头,“有老实做生意的,也有投机取巧的。说实话,我更愿意和老实人打交道。”

    “那是当然。”林峰深有同感,“做生意做的是人品,不是一锤子买卖。”

    两人越聊越投机,建国在一旁听着,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

    火车停了几次站,上上下下很多乘客。车厢里的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林峰和张建华一直在聊天。

    “林师傅,你们县城现在发展得怎么样?”张建华问道。

    “还可以,但和省城比还差得远。”林峰实话实说,“不过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你这个想法很对。”张建华说,“改革开放才刚开始,以后的发展空间很大。”

    林峰知道张建华说得对,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成功。

    “张科长,你觉得什么行业最有前景?”林峰试探性地问。

    “这个不好说。”张建华想了想,“但我觉得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行业肯定有前景。比如家具、服装、食品这些。”

    “我也这么认为。”林峰点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是商机。”

    张建华对林峰的见解很赞赏:“你这个理论水平不低啊,读过不少书吧?”

    “一般般,就是平时爱看报纸。”林峰谦虚地说。

    其实他的知识来源于前世的阅历,但这个秘密自然不能说出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火车上的灯亮了起来。车厢里的温度有些高,空气也有点闷。

    “还有多久到省城?”建国问道。

    “快了,大概还有两个小时。”张建华看了看手表。

    林峰拿出事先准备的食物,和张建华分享。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面包和香肠,但在火车上吃起来格外香甜。

    “林师傅,你们这次在省城住哪里?”张建华问道。

    “还没定呢,打算到了再找。”林峰回答。

    “那不行。”张建华摇头,“省城的宾馆很紧张,临时找很难找到合适的。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一个地方,价格便宜,条件也不错。”

    “那太谢谢了。”林峰很感激。

    有了张建华的帮助,这次省城之行肯定会顺利很多。

    火车终于到了省城,林峰和建国跟着张建华一起下车。省城的火车站比县城大得多,人也特别多,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显得很嘈杂。

    “第一次来省城吧?”张建华看出了建国的紧张。

    “是的。”建国紧紧跟在林峰身后,生怕走丢了。

    “没关系,慢慢就习惯了。”张建华很善解人意,“我刚来省城的时候,也是这样。”

    三人走出火车站,张建华叫了一辆三轮车:“师傅,去招待所。”

    “哪个招待所?”三轮车师傅问。

    “财政局招待所。”张建华回答。

    林峰有些不好意思:“张科长,这样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没事,那里对外营业的。”张建华摆摆手,“而且价格便宜,条件也还可以。”

    三轮车在街道上穿行,林峰透过车窗看着省城的夜景。霓虹灯闪烁,街道上车来车往,比县城热闹多了。

    “省城就是不一样。”建国忍不住感叹。

    “等你以后有机会去北京上海,会更震撼。”张建华笑道。

    林峰心里想,再过十几年,连小县城都会比现在的省城繁华。但这些话他不能说出来。

    到了招待所,张建华帮他们办了住宿手续。房间虽然简单,但很干净,价格也确实便宜。

    “你们好好休息,有什么事可以给我打电话。”张建华留下了联系方式。

    “张科长,明天我们想去商场看看,你有什么建议吗?”林峰问道。

    “建议你们先去百货大楼,那里是省城最大的商场。”张建华说,“如果那里能接受你们的产品,其他地方就不成问题了。”

    “好的,谢谢指点。”林峰很感激。

    张建华走后,林峰和建国在房间里商量明天的计划。

    “哥,你觉得咱们的台球桌真能卖出去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