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 > 第53章 经验很丰富

第53章 经验很丰富(1/2)

    王局长有些尴尬:“孙教授,李师傅虽然没有学历,但实际经验很丰富…”

    “经验?”孙教授摆摆手,“鉴定古字画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不是靠经验就能解决的。王局长,我看这些东西根本没什么价值,都是一些破烂货,直接处理掉就行了。”

    他随手翻了几幅字画,态度很随意:“看,这些纸张发黄,墨迹模糊,明显就是废品。还有这幅,笔法稚嫩,一看就是练习作品。”

    李明扬在旁边仔细观察,发现孙教授翻看的几幅中,有两幅明显不是凡品。其中一幅山水画,虽然纸张陈旧,但笔法老练,意境深远,很可能是清代某位名家的作品。

    “王局长,”李明扬开口道,“我觉得这批东西还是值得仔细看看的。”

    “哦?”王局长来了兴趣,“你发现什么了?”

    李明扬走到那堆字画前,小心地拿起刚才孙教授翻过的那幅山水画:“这幅画虽然看起来陈旧,但仔细观察,笔法很有功底。”

    他指着画上的署名:“这个印章,如果我没看错,应该是清代画家石涛的。”

    孙教授听了哈哈大笑:“石涛?你知道石涛是什么级别的画家吗?他的真迹价值连城,怎么可能出现在这堆废品里?”

    “为什么不可能?”李明扬平静地说,“当年博物馆和图书馆在一个楼里,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许多书画和图书混到了一起。出现一两幅真迹也不奇怪。”

    “简直是胡说八道!”孙教授脸色涨红,“你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凭什么说这是石涛的真迹?”

    “凭眼力。”李明扬不急不躁,“这幅画的用墨技法,笔锋走势,还有这个印章的刻工,都符合石涛的风格特点。”

    两人正争论着,库房门口传来脚步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进来。

    “老馆长!”王局长赶紧起身,“您怎么来了?”

    “听说有人在这里鉴定字画,我过来看看。”老馆长走到李明扬身边,“小伙子,你刚才说这是石涛的画?”

    “是的,您看看这个用笔,还有这个印章…”李明扬把自己的判断详细说了一遍。

    老馆长仔细端详了半天,点点头:“没错,这确实是石涛的手笔。我在这里工作了四十年,石涛的作品见过不少,这幅绝对是真迹。”

    孙教授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他也看出了这幅画的价值,只是想通过贬低来压低价格,没想到被李明扬当场拆穿。

    “还有这幅,”李明扬又拿起另一幅字画,“应该是明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虽然不如石涛那幅珍贵,但也有一定收藏价值。”

    老馆长接过来看了看:“对,这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字,虽然不是他的代表作,但也算是真迹。”

    孙教授的脸彻底挂不住了,他本想趁机捡漏,没想到遇到了行家。更让他恼火的是,这个行家还是个没有学历的年轻人。

    “哼,就算是真的又怎样?”孙教授强撑着说,“现在古字画市场不景气,这些东西也值不了几个钱。”

    “值不值钱是另一回事,”老馆长严肃地说,“关键是不能让文物流失。这些东西应该好好保存起来。”

    孙教授见势不妙,匆匆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王局长,我还有事,先走了。”

    看着孙教授灰溜溜地离开,老馆长摇摇头:“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为了利益什么都干得出来。”

    王局长感激地看着李明扬:“幸好请你来了,要不然真让那些宝贝当废品处理了。”

    “应该的,”李明扬谦逊地说,“这些文物确实应该好好保护。”

    老馆长拍拍李明扬的肩膀:“小伙子,你这眼力不简单。有空常来博物馆坐坐,我们可以多交流交流。”

    离开博物馆时,李明扬心情不错。今天不仅帮博物馆找到了几件文物,还结识了老馆长这样的专家。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已经和那个孙教授结下了梁子。

    不过他并不担心,在这个行业里,真正的实力比学历更重要。而刚才的较量,已经证明了谁更有水平。

    到的古董都摆放在流云斋的后室里,看着满屋子的宝贝,韩云逸心情很好。这些天的收获远超预期,特别是那套明代官窑茶具,绝对是镇店之宝。

    第二天上午,韩云逸正在整理新到的古董,门外传来汽车的声音。透过窗户一看,是文化局的车。

    陈主任下车后,身边还跟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韩师傅,这位是我们省里的文物专家,李教授。”陈主任介绍道,“昨天交流会上的事,我们回去商量了一下,决定来看看你的店。”

    李教授戴着老花镜,仔细端详着店里的陈设。他在那套明代茶具前停了很久,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

    “这套青花茶具,确实是明代中晚期的官窑作品。”李教授转头看向韩云逸,“小伙子,你的眼光不错。”

    韩云逸谦虚地笑了笑,“都是运气好,碰上了。”

    “运气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