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 > 第20章 有些意外

第20章 有些意外(1/2)

    刚结束工作的陈建国正收拾着办公桌,准备下班。这时,工会的范主任走了进来。

    “陈同志,听说工会的事情你处理得很好啊。”范主任面带笑容。

    “哪里,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陈建国谦虚道。

    范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谦虚了,郑厂长可是给你竖起大拇指呢!最近工作不是太忙,你可以休息几天。”

    陈建国有些意外:“这…”

    “别担心,工作我们会安排好的。”范主任语气比以往和善许多,“听说你对古董有研究?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四处看看,说不定有什么好东西。”

    送走范主任,陈建国若有所思。厂里对他的态度确实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郑厂长,前几天还专门把他叫到办公室聊天。难道是因为那天文物局的事?

    陈建国收拾好东西,骑上自行车回家。路上想起前几天王大爷提到的事,决定明天去乡下转转。

    第二天一早,陈建国骑着自行车朝城郊方向骑去。初夏的阳光洒在田野上,麦浪翻滚。穿过几个村庄后,他开始挨家挨户询问是否有旧物件要卖。

    “同志,家里有没有什么旧东西要处理的?”陈建国敲开一户人家的门。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应声而出:“什么旧东西?”

    “就是不用的老物件,瓷器啊,铜器啊之类的。”

    老太太摇摇头:“哪有什么值钱东西,就几个破碗破盆。”

    接连几家都是如此。有人拿出几个缺口的碗,有人拿出生锈的铁锅,甚至有人拿出了用了半辈子的烟袋。陈建国礼貌谢绝后继续前行。

    中午时分,太阳炙烤着大地。陈建国口渴难耐,看到前方一户农家院落,决定去讨口水喝。

    “有人在家吗?能给口水喝吗?”陈建国站在院门外喊道。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应声出来:“小伙子,进来喝口水吧。”

    陈建国跟着老人进了院子。老人从井里打上一桶水,倒了一碗递给他。

    “谢谢老人家。”陈建国接过水一饮而尽。

    “你是做什么的?怎么跑到我们这来了?”老人问道。

    “我是收旧物件的。”陈建国放下水碗,目光不经意间扫到院子角落。

    那里靠着一个高约一米的大罐子,虽然表面刷着蓝色油漆,但形状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的农用器具。

    “老人家,那个是什么?”陈建国指向角落。

    老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哦,那是个旧罐子,放了好多年了。”

    “能让我看看吗?”

    老人点点头:“你看吧,反正放着也是放着。”

    陈建国走近那个罐子,仔细观察着。虽然表面被刷了油漆,但从器型来看,很可能是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罐。他用指甲轻轻刮了一下,油漆下隐约可见青花纹路。

    “老人家,这罐子卖吗?”陈建国尽量保持平静。

    老人似乎有些犹豫:“这个嘛…”

    就在这时,院门被推开,一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人大步走进来。

    “爹,家里来客人了?”中年人看了陈建国一眼。

    “这位同志是来收旧物件的,想买咱家那个旧罐子。”老人解释道。

    中年人眼睛一亮:“收旧物件的?那罐子我爹留着好几十年了,确实该处理掉。”

    陈建国问道:“不知道这罐子怎么卖?”

    “这可不是普通罐子。”中年人忽然精明起来,“至少得一百块。”

    陈建国心里一惊,这个价格在当时确实不低,但如果真是明清青花大罐,价值远不止这些。不过他不动声色:“一百太贵了,我们这行有行情价的。”

    “那你出个价?”中年人问。

    “看这罐子年代久远,我最多给三十。”陈建国故意压低价格。

    “三十?”中年人嗤笑一声,“那还不如放家里当水缸用。八十,一分不能少!”

    陈建国故作犹豫,目光扫向门口,看到门上挂着一串铜钱。那是一些老式的方孔铜钱,看样子有些年头了。

    “这样吧,罐子我觉得价格还是高了点。不过那串铜钱我倒是感兴趣,要不你把铜钱送我,罐子我给你六十如何?”

    中年人一听有些急了:“铜钱?那玩意儿又不值钱!罐子七十,铜钱你拿走!”

    陈建国摇头:“六十五,不能再多了。”

    “行!成交!”中年人迫不及待地同意了,脸上露出一丝奸计得逞的表情。

    交易完成后,陈建国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老人:“老人家,家里要是还有什么旧物件,随时可以联系我。”

    老人感激地点点头:“小伙子人不错,以后有东西一定找你。”

    陈建国小心地将罐子和铜钱装好,告别老人后骑车返回城里。一路上,他心中暗喜,如果判断没错,这个罐子很可能是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罐,价值不菲。

    回到家后,陈建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