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隋烽 > 第61章 引而不发

第61章 引而不发(1/2)

    萧邢低头撇了撇嘴,‘爱卿’让他眼角直抽。

    目前他和太子也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赶紧征了钱粮,回东宫混他的小日子,他现在是大兴城里的瘟神,除了皇帝老儿,没人找他麻烦,日子轻松自在。

    萧邢拢了拢心神,开始给太子分析眼下的处境:“昨夜咱们抓了李氏的三人,殿下觉得眼下最着急的人是谁?”

    “那自然是龙泉县的这帮狗官。”太子想起那晚的场景,不由面露怒意。

    “若殿下是龙泉县的刘文静,最怕什么?”

    太子挠了挠头,一副头好痒要长脑子的神态,尴尬道:“当然是最怕被本宫发现其中的猫腻。”

    萧邢幽怨地看了一眼太子,继续说道:“他最怕将唐国公李渊扯进来。”

    马光疑惑道:“噢……萧大人,何以见得?”

    “道理很简单,只要唐国公不被牵扯进来,这件事就是小事一件。”

    “唐国公位高权重,又是皇亲,就算是此事有实证证明是他所为,陛下最多也就是责备几句。”

    马光觉得萧邢的理由太过勉强,当下反驳道。

    萧邢像看白痴一样扫视马光,正欲开口,却听太子猛的一拍大腿,开口道:“萧爱卿的意思,此事的关键不在阻扰征调,而在圣意!”

    太子的话让萧邢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想不到他只一眼就看出了这事的关键,帝王之术倒是学了有几分。

    萧邢赶紧配合地送上一记马屁,道:“殿下英明!”

    马光稍一思忖,便明白了萧邢的意思。

    这征调钱粮本就是临时摊派,地方官员阳奉阴违也属正常,毕竟去年辽东一役就加征了税赋,此时再来征调,配合那是情分,不愿配合那就是本份了。

    这件事的关键在于,若是几个地方官员从中弄些小动作,并不算什么大事,但若是唐国公所为,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

    唐国公李渊身为边军重臣,还是皇亲,但他手握兵权,哪个皇帝不对手握重兵忌惮万分?

    唐国公阻扰征调钱粮,意欲何为?积聚实力造反不成?

    想通这其中的关键,马光深深地看了萧邢一眼,心中不得不佩服,此子不简单啊!

    太子一脸急切问道:“萧爱卿,那要如何做?”

    “引而不发。”马光两眼发光,抢先答道。

    萧邢笑而不语,内心却是感叹万分,马光看上去斯斯文文,原来也是个人精啊!

    ……

    县衙内,刘文静心烦意乱,李大财三人没有半点消息。

    丫环心惊胆颤地打扫着地下的茶杯碎片——这已经是县令大人今天摔碎的第三个茶杯了。

    “大人,大人,太子派人来召你去驿站……”

    县丞提着长衫从院外踉跄而至,手扶门框喘着粗气。

    刘文静瞳孔猛然一缩,两眼闪着光:“来人可说是什么事情?”

    “不曾说,只说是有急事,让大人快快去。”

    “记住我的交待,切莫惊慌。”在任何时候,刘文静说出来的话都透着一股沉稳,“我去看看。”

    说完掸了掸还带着补丁的官服,朝着前厅走去。

    ……

    驿站内,刘文静跪倒在地,太子杨勇一脸平静。

    “刘县令,你可知本宫召你来所为何事?”

    “臣……不知。”刘文静跪伏于地。

    “你起来吧。本宫听说你是功勋之后,自幼多智,才学过人。”太子的声音又细又冷。

    刘文静弯着腰,恭顺答道:“家父刘韶,深受圣恩,追赠仪同三司(荣誉称号),臣生性愚钝,受不得殿下夸奖。”

    “嘿嘿……”太子阴鸷低笑,“刘县令啊,你身为龙泉县的父母官,被李大财等刁民欺骗而不自知,愚钝果然不假。”

    “嗯?臣……”饶是一向自诩足智多谋的刘文静也在心里犯起了嘀咕,他万没有料到太子给他来了这么一手,一时间猜不到其用意,支吾间竟无法回答。

    好在太子没有要为难自己的意思,正思忖间又听太子开口:“昨日深夜有人告诉本宫,李大财等一众乡绅,仗着与唐国公同出一脉,欺压良善,为祸乡里。

    唐国公多次劝戒仍不思悔改,反而趁着本宫来龙泉县之际,伪造书信,意图陷害唐国公以图报复,幸而被本宫识破其诡计,现已被羁押在此。

    你身为地方官负有失察之责,等本宫赴宴回京,必令御史台对尔等勘问,你可有意见?”

    刘文静脊背霎时透凉,手掌不自觉地攥紧,他终于明白了太子此番用意。

    太子身后之人好心机!

    太子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不仅李大财三人在他手里,连书信这等铁证也尽在掌握。

    目的昭然若揭,他要钱粮!

    一念至此,刘文静再无半分侥幸之心,太子这是在给唐国公和自己台阶下。

    “臣有负圣恩,甘愿领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