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震慑周边的蛮夷。突厥、吐谷浑、吐蕃、回鹘(维吾尔族的祖先)、铁勒都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
若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却未能在高句丽战场上获胜,对初建的隋帝国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个人政治生涯亦将随战局不利而黯淡无光。
“大元帅切勿急躁,高句丽地贫力弱,妄图阻挡我大军,无异于螳臂当车。当前之急,在于迅速调整战略,万不可再盲目冒进,以免加剧粮草供应之困。”
高颎缓步至帐中巨图前,沉稳言道,“依吾之见,宜采取稳扎稳打之策,确保粮道畅通。待周罗睺将军水军抵达,再遣使联络新罗、百济,届时三路并进,高句丽必败。”
若萧邢闻此,定会惊愕不已,高颎对战场局势的洞察,竟与千年后的总结无二。
汉王听闻,刚才颓然顿时一扫而空,眼神着精光闪闪,仿佛已经看到凯旋而归百姓夹道相迎的场面,连忙躬身行礼道:“那就全仰仗高尚书了,等班师回朝,我定向父皇为商尚书表这不世之功。”
高颎神情平淡,他心里远没有汉王这般乐观。
“大元帅,我们还有一个紧迫的问题需要解决。”
汉王微微蹙眉。
“可是军中有人与高句丽暗通曲款盗走舆图之事?”
“正是,舆图一旦落入高句丽手中,就意味着我后方的粮草存放运输都存有极大的风险。我此次去柳城郡一方面是催促粮草供给,另一方面现在必须要加快调整我军的供给路线和行军方向,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高尚书可有什么办法揪出军中这个人?”
“依我之见,此人定是军中握有重权者。各先锋小队均遭高句丽埋伏,且分属不同营,能详尽掌握各队行军路线者,军中不过数人。加之我方粮草屡遭劫掠,敌人对我方押运信息了如指掌,绝非小将所能为。”
经高颎一番剖析,汉王亦觉此人位高权重,不除之,东征难胜,不禁咬牙切齿。
“高尚书可有对策?”
“唯今之计,只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