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两途特如影响善爲天眞恶爲魍魉
此天尊答雷师皓翁之请而厯言之亦不必逐字训诂吃紧
在性霁神融四字先天道语非同世俗文字义理包得广精
微传得出全在此等处今试畧言之性中有天焉或见性中
之天或见性中之月己是小有成就之人若霁则晴明阔澈
如午日中天三界十方无纎毫翳碍此何如景象至神融二
字更兼形神俱妙在内无不通之爲神不可知之爲神非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品之一也融则性命交炼无实无虚非色非空涤尽羣阴
渣滓乃能妙合圆融也至叙雷部鬼神云云亦自易解而忽
云尔其耳焉非特用险字实又露天倪故下文又曰耸耳而
默不惮一再指点恐人当面错过此中妙微不可以笔传不
可以言显证者自知得者自明末又云寂然良久仍是拈花
妙示也噫旨深哉
天尊言吾昔於千五百刼以先心缝此道遂位上眞意酿娘去声
此功遂权大化尝於大罗元始天尊前以清净心发广大愿愿
於未来世一切众生天龙鬼神一称吾名悉使超涣如所否者
吾当以身身之尔等洗心爲尔宣说
道乃天地心愚痴不解寻破衣要缝补须用水磨针
此天尊自言千五百刼之前成道证眞之时也心缝此道意
酿此功缝字酿字是先天圣人妙传秘奥处自谓於元始天
尊前以清净心发广大愿清净心道之体也广大愿道之用
也愿一称名悉使超涣体大而用宏也如所否者吾当以身
身之又是显指秘奥处具眼者自知曰尔等洗心爲尔宣说
非洗心虽说之不能闻也洗心乃入道之最亲切处不可不
知○按以前数段他本多不录盖由未谙曲传道妙之义耳
天尊言尔诸天人欲闻至道至道深??不在其他尔旣欲闻无
闻者是无闻无见卽是眞道闻见亦冺惟尔而已尔尙非有何
况於道不闻而闻何道可谈
道道道道说着可笑天地我人一家一窍
此直言至道之深??曰无见无闻卽是眞道闻见亦冺惟尔
而已是释迦牟尼之拈花旨是文殊师利之默然故又曰不
闻而闻何道可谈须知不闻之闻乃眞闻也无言之道乃眞
道也噫微哉妙哉
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诚似愚用默似
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
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
智全能知止则泰定安泰定安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
光生则与道爲一是名眞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
者卽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
守一守一当用谨默无我无人??有一贼若还捉住湛然凝
碧
此节将学道本末终始指示无遗曰诚曰默曰柔蹈道之窍
也曰似愚似讷似拙又蹈道窍中之窍也可与忘形可与忘
我可与忘忘谭紫霄眞人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
养虚实本於此然只发明第一句义至忘我须知我字与形
字不同此所谓眞我也忘眞我已是养虚巳成之後行面壁
功而粉碎虚空矣至忘忘非先天圣人不能道及非妙契元
始不必成就也知止知谨知微一层剥进一层精深入妙妙
入微尘功力最捷故曰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
能知止则泰定安也又囘互而言之曰泰定安则圣智全圣
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爲一节次益明循行有度矣
末仍归到忘字诀曰忘而不忘忘无可忘反覆说来都成妙
义故曰无可忘者卽是眞道曰不知忘字之眞诠也曰惟一
忘字之实证也
天尊言吾今於世何以利生爲诸天人演此妙宝得悟之者俾
跻仙阼学道之士信有气数夫风土不同则禀受自异故谓之
气智愚不同则清浊自异故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气数
所囿天命所牿若得眞道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惟命俾之愚昏
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
然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虽妙於知而所以妙则
自乎不知然於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诸天闻己四众咸悦
风土所宜亦由气血水各有源人皆有刼轻清还玄重浊不
白道本无二此心似月
此言人生风土禀受智愚清浊之异多爲气数所囿天命所
牿若得眞道则变化性质涤除习染超出五行之外卓立二
仪之表是中有神机焉使人不知而隐然有自然之妙运能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