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学上道大乗之人修已化世勿逃山林山
林絶人中小避欲合药试术研习竒方是建
德之细非立功之大基山中立功无所所以
出世市朝起创治馆缮写经书宣行妙法助
国济时慈心精懃抑恶扬善孜孜匪懈执正
治邪赏罚以中设法立戒有不必行行之剪
非非惩是前举一正万痛心悲悼矜愍愚人
致?此刑愿速攺悟生即能转死不促廻革
心悛意舍闇归明如此虽杀益而无怨无怨
之刑刑而非杀圣人不杀神武之功世建徳
无功徳不能立羣魔恼试遂不得通急须诸
功却诸邪丑衆难悉度乃获成眞无功求眞
是虚妄之学如断足希行无成歩之日矣
凡修功未满遇世凶荒且应入山避於危难
当此之时弥须方术山有精灵不可侵犯亦
勿乆居致生厌毒光恠妄兴飞祸互作惊恐
妖异疾病中伤爲功辄乱所向不成三年可
移择善栖憇名山即谒附名亦然践行烧香
存神占卜啓告玄灵缮营理经书人住或异
或同或羣或独随宜制之醮礼依科出入如
法逺可千年不拘得道也
凡先因宿命今生山林或居水侧或?田园
或承前世系嗣相传或始兆身縁事致尔不
必是恶亦未爲善善恶犹行行业出心心资
行道道有正科精思神炁寻经依师内事父
毋外奉君王中从师友正心治身练麄习妙
勤学不休出入山水舟车牛马男女责贱公
私云爲唯存谨慎华素取中啓告玄灵动静
如法虽居山水与世不殊山仁水智神交乎
人人行仁智与神合吉小神相佑大神护之
乆习仁智仁智弘深道德礼义信顺咸和大
神小神同人爲一矣
凡上学居山?世无异唯在精心兼严其事
虽居俗境闲门清室坛台堂房井竈浴溷与
食香灯冠衣噐物牀席动静出入舟车牛马
畜産同而有异各依法制不可任心乖法不
如俗人必败元成非上人也上人妙士和光
同尘挫锐觧纷与俗宻异佩服籙讳呼吸元
精建德立功非凡所测斋谢之後佩奉真文
所向未合由罪未原三的之後莸当都谢自
天子至于庻人三品如凡养育子孙报祖父
之恩不能报不知报报云多计报事皆罪人
相厌患非智慧元智慧必顽塞不能开通善
不能防闲恶不能容非不能忍辱不能推让
不能堪苦不能安贫不能?乐乐极则骄苦
极则怨闻父毋之声憎见尊上之影日夜僻
侧逃而避之或恶闻子孙之音嫉害自下形
相掷而摆之以爲竒能矫迹乖法此罪非智
者宣行神炁证明圣教续种延年更相生长
更相爱念更相训诲止恶修善日夜思惟有
过即改有是坚遵谦卑居退不竞诤先諌说
勿闘借炁养神和声怡息徐语安行卧坐庠
序所爲分明出入精审相与还源治邪保正
却浊来清削除死籍注定生名代人受苦甘
之无怨度人之乐节而无荒不及道悔不护
短申非谘问胜达不面从背越内外相应智
慧人也智慧之人可共上学非智慧者慎勿
与言言上有罪动致风刀闭口慎之自求多福
福縁相?智慧相逢如其无因独立乐上遇
科精寻忖度我体先後所行即今所志与科
殊者急首改之与科合者坚固成就首罪成
福必须结斋自爲爲人随时消息巾冠衣服
履板香油堂室坛墠牀帐经书供养之具皆当
依科所须勿阙非用勿施华素取中丰俭守
法法出诸经不可卒寻三品所宜其三科爲
要其一髙圣太真五帝四极明科上下二宫
其二太玄左宫女青四极三十一卷独立寳
经明科律文有右中二并左合三宫其三太
上九真明科有上中下三品其四极明科云
行七经之道太??庚辰六月二十五日癸巳
己时北极真公除秽纳馨神遇七经仁义礼
智信及道德学道期乎至德至德得乎大道
大道玄邈渉求迢遥是以修善先行仁义礼
智与信逓互相成始至乎终相生爲次仁木
生火火生土信信生义金金生智水水生通
德德生达道道德无极通达无穷长生不死
常住湛然能无能有最贵最尊仁亦长生尚
有劫年义断礼节智通信和五德僃者名曰
至德?竟五千一焉号爲大道道学七经
经者径也由也常也正也成也径直易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