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200章 禄伯,咱家不造反

第200章 禄伯,咱家不造反(1/3)

    葛明并非因为没多少钱才不招标的,主要是怕被后人骂。八千多个铜钱的项目,对于一个砖瓦作坊来说怎么可能是小生意呢?葛明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一个铜钱的购买力。

    再说葛明不想压榨工匠,不过要是以后有机会压榨压榨商人,那还是可以的。招标这种事,反正以后也用得上。

    “福伯、禄伯,作坊的布局一定要合理,尤其是多个作坊以后要弄在一起。走路、运货、吃饭等等都要考虑到,甚至停车也需要考虑到。”

    葛明自然不懂规划,只能把后世可怜的一点经验分享给两人,就这已经领先这个时代很多年。听着葛明滔滔不绝,两个老头子不停点头。

    葛明说的口干舌燥,两个老头子听得头昏脑涨。

    葛明觉得应该差不多了,再说下去自己也不懂了,两个老头也记不住。这时候张二黑给三个人端来来温水,葛明这才停止唠叨。

    “张二黑,小猴子现在是不是在瓷窑上?”

    “小郎君,小猴子最近都住在瓷窑上,听说烧出来的瓷器越来越好。有的客商见过邢窑的白瓷,都说咱家的白瓷不比邢窑的差。嘿嘿。”

    看来工艺还是要改进啊,要做就做精品,要超过邢窑的白瓷才行。而且骨瓷这东西原料所限,产量肯定不高,那价格就更加高昂了,要是品质不过关,自然是卖不出去的。将来只卖给勋贵,本小郎君才不做穷人生意,累死累活还赚不到钱。

    “不错不错,你抽空去趟瓷窑,要是小猴子有空让他回来一趟。”张二黑领命去了。

    张二黑刚走,孙韬这边刚好下课。就看到一群孩子从厢房里冲了出来,争先恐后的出了葛家老宅,葛明看得甚是不解。

    孙韬慢慢悠悠的从厢房出来,正打算回自己房间歇会儿,正看到葛明在院子里来,然后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拱拱手说到:“明哥儿,许久未见,甚是想念啊。”

    “韬哥儿辛苦了,小弟看韬哥儿现在的确有了几分先生的沉着气质。”说起来还真有些不同,孙韬今年不过十七、八岁而已,教书这才几个月,气质上给人的感觉变了很多。沉稳了很多,而且看起来居然比以前有学问的样子。

    “明哥儿,不要开玩笑来。为兄每天被这群皮猴子折磨,不沉稳早就气死了。”

    “难道说做先生还能磨炼脾气?”

    “好像还真是如此。”

    哈哈哈哈,两人一起哈哈大笑。

    “韬哥儿,这帮孩子争先恐后的这是去哪里了?”

    “回家上厕所而已,一会儿就回来了。”

    这跟后世怎么这么像呢?小学生下课就喜欢去奔向厕所。

    “看来是小弟想的不周全,应该把老宅的厕所弄大一些,免得这帮娃子跑太远。”

    “明哥儿,这你就不懂了。就算再大的厕所这群孩子还是会回家上。”这让葛明就更加疑惑了。

    “明哥儿,庄户人家的孩子,撒尿拉屎都去自家厕所,将来就是肥料。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哈哈哈哈。”

    葛明听后不觉莞尔,笑着说到:“其实也未必如此,孩子们不想跟韬哥儿争厕所而已。再说了,也不愿意跟先生一起上厕所。这万一在厕所碰到先生,也不知道如何打招呼,难道说先生您吃了吗?”

    禄伯、福伯、刘义在旁边哈哈大笑,孙韬满脸黑线。

    “明哥儿,不带这样消遣人的。”

    葛明见状赶紧施礼道歉,孙韬可是葛家庄子唯一的先生,在庄子上地位非常高。这个年代的人都比较尊重有学问的人,目前地位仅次于禄伯来。

    “韬哥儿,这些孩子们学的如何?”

    问起这个孙韬居然有些得意,笑着说到:“自从每半月考试,前几名还有奖励,其实就变得好了很多。过完年之后,也不知道为何,这些孩子们都比原来懂事多了。”

    葛明看向禄伯,或许禄伯知道其中的原因。

    禄伯笑着说到:“自从庄子上有了作坊,日子远不是周围庄子能比的。过年钓时候葛家庄子的人带着娃子串亲戚,礼物带的多,娃子还会写字,让其他庄子的人羡慕得很啊。”

    “或许是孩子受到了表扬,或许是看到了其他庄子的苦日子,反正就是比原来懂事了。小郎君,连老仆家的富贵都很少挨揍了,老仆心里高兴啊。嘿嘿。”

    古人寿命短,人自然也就懂事比较早来。就如同后世的一些说法,当年八零后开始工作时,被六零、七零认为这是垮了的一代,年纪不小但是一点也不懂事。

    等到九零后开始工作,那就更加不如八零后了,说不干就不干了。

    等到零零后开始工作,居然都开始整顿职场了。

    这其实跟人的寿命长短有关,有父母在你永远都是孩子,更不要说祖父母也在了,不懂事就是因为没吃过苦,家里人宠着,其实吃苦才是最好的老师。

    听到这种好消息,葛明也开心不已。嘿嘿,本小郎君每天练武、读书,你们也要好好读书,当然还有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