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说到:“承亁啊,葛明虽然是臣子,也不能让人家把好东西全献出来呀?伤口缝合、爬犁、耕牛、拼音字母、句读符号,对了还有皮蛋,这么一算,葛明居然为国家办了不少大事。”
李世民转头看向长孙皇后,开口说道:“皇后,葛明这小子实在聪慧,要不是还年幼,朕早就招入朝中做官了。”
长孙皇后也点点头,其实国家大事皇后是不能问的,但是听听还是可以的。只是刚才李世民认为葛明是在推脱,不自主的起了维护的心。
“承亁,你有没有看出来葛明所献秘方有什么特点没有?”李世民捋着短须,打算考考李承乾。
李承乾才知道葛明居然已经做了这么多事了,这才比自己大一岁而已啊,要说不羡慕才怪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李承乾想了半晌才开口说到:“父皇,这些东西都是利国、利民、利军的大事,儿臣觉得这些东西对满大唐的人都有好处。”
“不错不错,葛明所献之物唐人均可获益,所以父皇才说是大事。但是千里眼就不同了,这东西指挥作战的将军,打探消息的斥候更能用得上,而此物制作方法不宜泄露。”
葛明要是知道李世民的话,肯定会说:本小郎君没想那么多,就是家里水晶不多了,大块的更是没剩下多少。想要千里眼可以,材料钱总要给了吧?再说制作极为复杂,谁出钱多就先给谁做。
李承乾挠挠头,想了半天才说到:“父皇,儿臣认为可以从工部调一些工匠,还准备一些黄铜、水晶等材料去临渝。专门弄个作坊制作千里眼,让葛明来负责。秘方还是葛明的,也能防止千里眼泄露出去。”
“嗯?不错不错,承亁有长进了,不过父皇可不想让葛明成为工匠头子。再说葛明现在还是应该读书为主,这可如何处理?”
“父皇,不如让葛明的父亲临渝县令来管理作坊,葛明出出主意就是了,这样也不耽误了读书。”
“好好,哈哈哈,承亁不错。不过葛明的父亲已经被父皇升为别驾了,管个工部的作坊正合适。魏攀,下内旨,让工部挑选玉石匠十人,铜匠十人,黄铜水晶大量,在临渝建立都作院。”
“命平洲别驾葛庭玉为院长,负责千里眼制作。”魏攀听后施礼去忙活了。
初唐有军器监的,军器监是隶属于工部的。军器监主要是弩坊署、甲坊署两个署,就是一个做武器,一个做盔甲的作坊。还有一个东西作坊,简单明了就是做东西的,旗帜、戎帐、什物等等这些战争中经常用到的东西。
军器监这个是中央的部门,到了州府就有与之对应的都作院,所以让葛三爷做院长,专门来生产望远镜。
李世民又想了想,对长孙皇后说到:“皇后,只是葛明应该如何赏赐?朕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陛下,臣妾可不懂这些。”就算李世民问,长孙皇后对于国事也是不发表自己意见的。刚才破例维护葛明,已经算是做得不对了。
“皇后,葛明毕竟是个孩子,本就应该皇后来管。”这话说起来也没错,长孙皇后乃是国母,本就有教导未成年人的职责,尤其是这些勋贵臣子家的孩子。
长孙皇后想了想说到:“臣妾觉得葛明这孩子懂事又孝顺,不如长大些就不去太学读书了,来宫里陪着承亁读书吧。”葛明知道了肯定会疯,李承乾将来是要造反的。
李世民笑着说到:“这个主意不错,只是到时候魏高明变成了李承乾,看看葛明这小子如何应对,哈哈哈哈。”
李承乾脸都黑了,说到:“父皇,母后,看来孩儿还要找个机会坦白才是。”
长孙皇后听后捂嘴笑,想象不出到时候是个什么场景。葛明是个好孩子,所以长孙皇后很原因葛明陪着李承乾读书。
正事说完了,也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了。刚才李泰和李丽质在旁边听了很长时间,听到将来葛明要到宫里读书。
李泰觉得这主意不错,可以当面跟葛明切磋,因为李泰觉得那些算术问题不是葛明做出来了,一定是葛明找了帮手。
李丽质就非常开心了,以后要香水自己就可以要,再也不用麻烦大哥了,听说葛明家里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
一家人用完了晚膳之后,李承乾把葛明的最后一个难题讲了出来,几个人听后齐齐的沉默了。李丽质东看看西看看,看到父皇、母后都在沉思,大哥、四哥也在拼命想。
不是李丽质不想答题,主要是题目都没听明白,什么生门、死门,真话、假话,还只能问其中一个守卫一个问题。只觉得葛明好厉害,自己都听不懂题目,难道还不厉害吗?
李丽质双手托着下巴,左看看右看看,想知道到底谁才能把葛明的难题解答出来。
起码过了一炷香钓时间,长孙皇后最先开口道:“陛下,这道难题其实跟国王的那个难题有些类似,只是可能性更多,同样答案就在题目里。”
这章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