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这人品质到底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对这人的评价是李世民手下写的。罗艺在武德初年就投降了大唐,当时对大唐来说极为重要,河北进入到了大唐的怀抱,也免了河北再受到战乱荼毒。
唐初群雄割据,罗艺当时治蓟县,统辖幽、营二州,势力十分庞大。所以不少人都拉拢罗艺,但是罗艺还是选择了李渊。李渊感念罗艺深明大义,于是赐姓李封燕王,所以罗艺也叫李艺。
罗艺此人看得上李渊,不表示看得上李世民。而且罗艺本就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很多年前还得罪过李世民。等到李世民做了太子心里天天悬吊吊的,每天寝食难安。
贞观元年才过了十七天,也就是正月十七,这人就假称奉密敕,麾兵入朝,一群被骗的手下只好呼啦啦的跟着。
说起罗艺造反,据说还有个小插曲。有个神婆给罗艺老婆算命,算出来富不可言,可做一国之母。而富不可言是因为罗艺带来的,后来又算出来罗艺有天分。
天分这个词在后世经常说,指的是对某个行业有天生的优势,但是古代这个词可不敢乱说,所谓天分指的是有做天子的福分。
就这么糊里糊涂,罗艺带兵入京打算造反,李世民一看差点气死,于是派遣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带兵剿灭,发兵过去罗艺的部队就被打散了。于是罗艺抛妻弃子,带着亲兵往北逃,打算投靠突厥。只是还没到突厥,就被手下干掉了,脑袋被送到了京城,一场胡闹,就这么结束了。
罗艺造反被杀,这个跟葛家自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问题在于罗艺在蓟县盘踞多年,势力根深蒂固。罗艺武德八年领天节将军,镇守泾州,这才离开了蓟县。当罗艺造反被杀的消息传到蓟县时,罗艺在蓟县的儿子罗成感觉事情不妙,带了百十家奴护卫人从蓟县往东,打算出关去辽东投奔高丽。
也不知道这儿子到底怎么想的,往北逃到突厥不是更容易吗?或许是吸取罗艺想要投靠突厥被杀的结果,往西跑是不可能的,距离长安太近。往南跑难度也大,不知道跑多久才能到岭南。
好像也只能往东逃跑了,蓟县往东只需要过几个县城就能出关进入辽东。
才几天功夫,就从蓟县杀到了临渝境内,目前暂时盘踞在大成山,最多三天就能到临渝县城。
这一路上可是需要过几个县城的,奈何县城就没多少拿得出手的人。再说罗艺的家奴护卫,无一不是武力高强者,说是家奴护卫,其实都是一些百战老兵。
不管是武力还是战斗经验,又或者是武器装备,都不是几个县城可比的,这一路居然有些势如破竹之势。
当消息传到葛三爷耳中时,葛三爷早就坐不住了。罗成带着一帮杀才,这一路上烧杀抢掠,已经变得没有了人性。当一个人打算背叛自己的国家时,这个国家的人在他眼中也已经不是人了,下起手来完全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就如同后世电视上的汉奸、二鬼子一般,对自己同胞下手最狠的往往就是这帮人。
葛三爷从来都不怕打仗,可对面可是百十悍匪,杀人不眨眼,还有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这让葛三爷也不免有些为难。自己死了是小事,无数人跟着丧命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
县里人手不够不说,也没有面对正规军的经验。虽然去年剿灭了盘踞在临渝东南燕山上的一群土匪,但是土匪凶悍也不过是土匪,罗成带的这帮人可是军人出身,在平地冲杀几乎毫无胜算。
葛三爷思量了片刻,让县衙里的衙役去家里把刘义、刘福两人叫来。
当两人听到阿郎在县衙召见时,就知道事情肯定不小,两人连忙放下手里的事,一起赶往县衙。
等到两人见到葛三爷时,葛三爷简短的把事情做了介绍,两人都倍感事情严峻,临渝已经平静很久了。
福伯说到:“阿郎,县里人手明显不够,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府里还算有些余财,不如重金招募一些不怕死的勇士。”
葛三爷说到:“老夫确实有这个意思,战场上老夫从未惧怕过任何人,这次也不例外。罗成小儿想要从临渝通过,必须把小命留下。”
福伯满脸严肃,说到:“那请阿郎出张告示,老仆负责勇士招募。”于是葛三爷叫来县衙里的文书,福伯拿着告示出了县衙。
葛三爷又对刘艺说到:“刘义,你骑马去趟葛家庄子,把事情转告给张禄,然后立即返回,张禄会知道怎么安排。”刘义领命也出了县衙。
福伯拿着告示,小跑着去了食为天,这个酒楼现在已经成了县城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特点就是来往的人很多。
让酒楼的伙计抬了一些桌椅出来,旁边挂好了告示,一会功夫就围了不少人。不识字的人占了大多数,不过有识字的人在旁边帮忙解释。
此时县城里的人才知道有一伙反贼到了临渝境内,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葛明府誓把反贼剿灭在临渝境内。招募擅武的勇士,凡是被录取者奖励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