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169章 魏攀回宫

第169章 魏攀回宫(2/3)

房间弄个火炕,但是皇帝陛下都没有,那就不好了嘛。所以干脆说是葛明想给李世民的,也算帮着葛明说了好话了,谁让葛明这小子这么疼人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世民点点头,说到:“回头图纸交给内务府,先给皇后搭个火炕。”据说长孙皇后有气急,最怕闻到烟味。然后又说道:“你继续说。”

    “葛明在葛家庄子弄了不少作坊,庄户人家每家都几人在里面做工,外庄子也不少人在里面做工,不但管饭还有不少工钱可以拿。葛明说广种地很难对抗天灾,农闲时赚上点钱日子会好过很多。”

    “奴婢专门跟着葛明去了一趟葛家庄子,确实是个富有村子。做工的人每天都能吃上肉,这在其他庄子想都不敢想。”

    “奴婢正好赶上又换回来一些犍牛,葛明给每家又分了一头,剩下的以市价五折卖给了在庄子上做工的外庄人,还允许十年之内付清。”

    “请了先生教庄子上的娃子读书,当时还做了一首诗。”

    李世民问到:“又作诗了?可还记得?”

    “奴婢记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李世民拍手鼓掌,说到:“好诗啊好诗,好一首劝学诗。”

    魏攀唠唠叨叨讲述着在葛府和葛家庄子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所以有些唠叨。

    等到最后才说到:“奴婢回京之前葛明给了奴婢一些献给皇后娘娘的礼物,说是刘氏感念皇恩,不知道如何报答,这些东西都是葛明弄出来的。一个是香皂,一个是香水,都是妇人喜欢用的东西。”

    “对了陛下,奴婢想起来一件事。在葛家村子吃过一次猪肉,丝毫没有腥臊的味道,据说是孙思邈孙神医调理过的猪。奴婢带了一些叫做香肠的吃食,不如让御膳房做了陛下也品尝一番。”

    李世民听魏征说过葛明好吃,又听魏攀说葛明自认在吃一道上冠绝大唐,确实也想尝尝这个所谓的香肠到底是什么味道。

    “那就交给御膳房吧,晚上朕陪着皇后用膳,把这个香肠做好了送到那边。”唐代时皇帝有自己住的宫殿,想去哪个老婆哪边就去哪边。

    最后魏攀从怀里摸出来一封信,正是葛明给魏高明的回信。

    “陛下,这是葛明给太子殿下的回信。”

    要说葛明糊涂啊,经常把后世的常识带到大唐,他以为魏攀顺道帮魏征的晚辈带了一封信而已。

    魏攀这个老宦官是皇家的人,别说魏征的晚辈,魏征本人的信都不可能通过宦官带过来,能够让魏攀带私信过来的只能是皇家的人。

    太子李承乾,学习了拼音字母之后有不少疑问,再加上魏征对葛明的一些描述,对这个比自己大一岁的人非常有兴趣,并且有些不服。

    所以才给自己起了一个叫做高明的名字,葛明确实猜对了,高明的意思是比葛明高,所以冒充魏征晚辈给葛明写了这样一封信。

    唐代男子一般二十岁才取字,而李承乾将来就是字高明,魏征后来也做了李承乾的老师,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般。

    李世民接过魏攀呈上来的信,撕开之后就开始阅读起来,看来李承乾毫无隐私可言。

    漂亮的纤细小字映入眼帘,只是怎么看都看不明白,半晌才发现这信是从左往右写的,忍着不习惯开始阅读起来。

    这封信李世民阅读起来非常顺畅,完全不需要句读,原因很简单,葛明这封信里用了后世的各种标点符号。李世民会心一笑,以后书信、奏折都这样写,怕是可以少了很多歧义,这东西应该推广才是。

    葛明写这封信的时候如同后世网民上身一般,完全当成了灌水的帖子。再说魏高明这个名字让葛明不爽,而且还是个九岁的娃子,自然里面全是狂喷之言。

    好一会李世民才看完,摇摇头说到:“天马行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理找理,细想好像还挺有道理。这份菜单非常有意思,等到承亁看完之后抄一份送到御膳房,看能不能做出来几样。”

    “只是这个署名朕实在不懂,居然叫做好名字都被猪占了。”

    魏攀说到:“奴婢愚钝,不知葛明为何用这样的名字署名。”

    一会之后李世民哈哈大笑,笑着说道:“朕知道了,一会把信给太子送过去,看他能不能看得出来其中的门道来。”

    魏攀又接着说到:“葛明还托奴婢给太子带了一个礼物,说是斗兽棋,是孩童都喜欢的一种棋。”

    “那连同斗兽棋一起给太子送过去。”魏攀一声诺之后拿着书信出了大殿。

    魏攀回到自己的住处,一群小宦官看到之后赶紧跑了过来。

    “魏总管,您总算回来了,小的们想念的紧。”

    “魏总管,怎么全身泥土,这趟差事怕是很辛苦,小的们心疼得很。”说着还给魏攀拍打身上的泥土。

    一个个上来巴结,听得魏攀脑仁疼。脸色一变,这群小宦官就不吱声了,魏攀对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