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166章 葛家药丸

第166章 葛家药丸(2/3)

是如此吗?

    如何称呼这个魏高明呢?想到唐代同辈之间的称呼,可以称呼魏高明为明哥儿,这不是跟二哥、孙韬称呼自己完全一样了吗?此时葛明有一种好名字都被猪占了的感觉。

    于是按照后世写信习惯,开头就写了:明哥儿,你好。

    也没从上往下写,而是从左往右写,连标点符号都跟后世一样。

    写着写着葛明突然有了一种后世论坛灌水的感觉,这种感觉一上来废话就多咯,而且几乎全是吹牛。

    为了防止出现什么差错,任何回答都往利国、利民、孝道上靠,以免被坏人抓住把柄。嗯嗯,这就对了,有点后世站在制高点喷网友的感觉了,魏高明这种好像应该叫做笔友。

    真是没想到,后世都没有笔友,这一世居然实现了,这是历史倒退,后世人谁还写信呀?

    等看到信的最后,暴露了魏高明孩子的一面。他说听魏征说到,葛家有不少好吃的东西,想问问到底有哪些美食。

    葛明脸上露出邪魅一笑,把相声经典的贯口活儿,报菜名中的菜名全写了上。说起报菜名葛明还真的专门练过,在后世某次年会上表演过这么一小段。后世谁全吃过里面的食材,怕是要进去蹲不少年,这个时代就完全没这个担心。

    最后葛明还问了问大城市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魏高明最近在读什么书,功课不好会不会挨揍之类的话。

    一封信,或者在葛明看来就是灌水,很快就写完了,虽然鹅毛笔的字比较小,但是还是好几张纸。

    署名:好名字都被猪占了,这是葛明给自己起的第一个笔名。

    找来一个信封把信放进去,然后找点浆糊封好,等干了之后再给魏攀送过去。

    中午陪着魏攀吃饭,顺便把信封交给魏攀,魏攀仔仔细细的把信放到了袖子里。用过饭之后再陪着魏攀打打麻将,看到魏攀有些累了,葛明才带着丁香几个娃子回到自己房间。

    葛明又让厨房准备鸡蛋壳、山楂、饴糖、淀粉,四个娃子又开始烤鸡蛋壳、熬山楂,最后开始搓山楂丸子。葛明一边搓一边心里想着好事,这要是被魏攀把药丸子的功效传开了,那长安的老大人会不会全都想买上一点?毕竟腿脚酸痛是老年人几乎都存在的问题,原因基本都是缺钙。

    到时候是不是弄个驿站发货啊?哈哈哈,杰克马啊杰克马,本小郎君超你一千多年。

    丁香等人不明所以,看着葛明傻乎乎的笑,已经非常习惯了,习以为常了。

    搓完了山楂丸子,怕是有两百来颗,这都足够魏攀大半年所用了。就是不知道吃这么多山楂会不会伤胃,看来以后还需要想办法加点别的东西进去。

    赶紧让小猴子去趟木匠坊,按照原来盒子的样式多弄几个来,这次要弄上“GE”的标志,以后就是葛家出产东西的商标了。虽然多数人不知道这符号的含义,但是等到拼音普及开了也就都懂了。

    葛明很想给这个丸子起个好名字,但是死活没想到靠谱的。只要看到药丸子模样的东西,最先想到的就是“大力丸”三个字。

    起名字不光是为了品牌,也不是为了将来好做生意,主要是怕以后这东西传开了,但是又没个名字,最后被人叫做葛家药丸,那就恶心死了。

    这天用过了早饭,跟着魏攀来传旨的人早早就在葛家大门候着了。果然天公作美,晴天无风,这算是冬天比较舒坦的天气了。

    葛三爷带着葛明兄弟三个,随着车队走到了城外的长亭。魏攀从马车上下来,此时的表情居然让葛明有些陌生。在葛家如同慈祥的老太太一般,此刻满脸的严肃,因为此时的魏攀的身份是天使,已经不是魏伯父了。

    葛明不由得感叹,全是演技派啊,这老太监果然不简单,那李世民不知道厉害成什么样子呢。

    葛三爷看到魏攀如此,也只好稍稍寒暄几句,毕竟在场的还有不少其他人。无非让魏攀转达对李世民的效忠之意,再道一句多多珍重。

    然后让福伯还有几个下人,送上了一点盘缠。毕竟人家一路过来甚是辛苦,怎么也要弄点差旅费不是。这可不算是贪污,不过小小的人情而已。

    魏攀看到葛明,脸上稍稍显得不那么严肃,喊过来葛明,说到:“小子,咱家这就回京城了,以后可要好生读书。”

    葛明做出受教的表情,让魏攀甚是满意。见了鬼了,只要是大人就会让小孩好好读书。

    “魏总管,小子知道您喜欢葛家的吃食,这是小子让厨房做点一点吃食。”说完下人抬来几个篓子。

    魏攀见状打开其中一个,笑着说到:“哟,条子肉,热热咱家就能吃,不错不错。”

    又打开一个篓子,说到:“好多米花糖、金丝糖。哟,这个是不是就是你在庄子上做的香肠?”

    葛明心里嘀嘀咕咕,果然是人老滑马老精,怕别人以为你收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还把篓子打开给别人看看。

    “正是香肠,不过时间还不太够,等您到了长安刚好享用。只需蒸熟之后切片就是无上的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