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162章 免费的不是最好的

第162章 免费的不是最好的(2/3)

相信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禄伯看这个天快要聊死了,赶紧换个话题说到:“小郎君,庄子上还有不少牛,老仆不知道如何处理。”

    “上次魏主簿来的时候答应了魏主簿,按照市价五折卖给咱们县的人,可以分期按月付款。”现在临渝缺少畜力,牛这种东西有价无市,根本就没有听说有地方卖牛的。现在市价至少可以卖到十贯钱一头。

    葛明简单的算了一笔账,就知道入账不少。第一次五十头,剩下了二十头。这次八十头,还剩下五十头。目前属于葛家的牛居然足足有七十头,至于出了牛痘的牛早就自愈了,家里剩下十头就足够干活用的了。

    有六十头牛可以卖掉,一头牛十贯钱,这就是六百贯,虽然不能一次拿到这么多钱,但是也算不小的一笔钱了。相比那点酒和麦芽糖的成本,实在是九牛之一毛了。

    禄伯担忧的说到:“阿郎和小郎君都仁义,可是要是分期付,后面收不到钱怎么办?”禄伯这个担心是非常好理解的,外庄子的人跟葛家庄子的人不同,葛家庄子有作坊,就算不种地光在作坊里做工赚的钱都能够付清买牛的钱。

    “还不起钱?那就到庄子里来干活,赚钱还债。”

    “小郎君,这可使不得啊。现在不知道多少人都想到庄子上做工呢,要是真的这样处理,人家不但白白牵走了牛,还能到庄子上找个活儿干。”

    葛明挠挠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魏伯父,您年见多识广,不知小子应该如何解决?”宦官也是官啊,这种事说不定当官的知道如何解决。

    还不上钱不能暴力催收,不然葛家名声就坏了。要是不收钱,那更不妥了,你葛家想要做什么?这是在收买人心。

    魏攀别看跟李世民很多年,主要还是照顾李世民的起居,宦官是不能参与政事的,不然早就被咔嚓了。虽然不能参与,但是宦官对于皇帝来说就是家奴,事情知道的一点不少。面对葛明这样的问题,居然也不知道如何解决。

    想了半晌魏攀才说到:“不如只卖给富户?不按月付钱了,一次买走,也省的以后麻烦。”

    在旁边听了半天,一直没说话的孙韬此时说到:“明哥儿,我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要是按照葛明以前的脾气,直接来一句“不当讲”,直接堵死这种有话不说的人。现在不行,这可是庄子上的孙先生。

    “韬哥儿,有话尽管说,都是自家人。”

    孙韬清清喉咙,说到:“庄户人家都淳朴,不会欠钱不还的,宁可节衣缩食也会想办法把钱还上。如果只把牛卖给富户,那富户更富,穷人以后更穷了。”

    孙韬这是没受过社会的毒打,把人想的太好了。

    葛明又说到:“韬哥儿,牛就只有这么多,缺牛的人家可非常多,那如何确定卖给谁,不卖给谁呢?”

    “如果卖牛收不到钱,以后这条商道还做不做?要是不做以后牛不是会更少?葛家不用通过牛来赚钱,但是亏钱的事也不能做呀。”

    葛明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卖牛是好事,可是这个好事好像不是那么好做。

    “小子,那你有什么打算?这些牛打算如何发卖掉?”魏攀最先问道。

    “小子也没主意,不过远的顾不上,只能顾近的。庄子上有不少外庄子的人做工,家里也都缺牛,优先卖给他们好了。不用担心还钱的问题,再说这些外庄人多少都跟庄子上有亲戚。”

    葛明的所谓顾近不顾远,就是单纯的关系远近而已。葛明估计其他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是人都有亲疏远近,有好处肯定优先亲近的人,这是人的天性。

    魏攀说到:“嗯,确实可行,毕竟有亲疏远近。问题还在于牛太少,缺牛的人家太多。”

    孙韬好像还有话说,想了想又闭上了嘴巴。

    禄伯说到:“那明天老仆就通知下各作坊。”

    这时候刘义进了房间,对葛明说到:“小郎君,有个自称王麻子的庄户要见您。”

    王英雄?这可多日未见了,赶紧让刘义把王麻子带进去来。

    王麻子看到葛明先是施礼,知道火炕上白白胖胖有胡子的老头是葛明的长辈,也给魏攀失了礼,口称贵人。

    葛明笑着说到:“王麻子,可是好久没见了,有什么事啊?”

    王麻子也笑着说到:“小的就想问问,杀得两头猪应该怎么处理?”

    “上等的五花肉做成条子肉,我魏伯父喜欢吃这口。剩下的蒸煮烤随便,怎么拿手怎么来。对了,小肠洗好留着,还有大用。”

    王麻子听完吩咐退出了房间,葛明这才对魏攀说到:“魏伯父,今天的猪肉一定要好好品尝,每一头猪都受到过孙神医的照顾。”

    “孙神医也会养猪?那老夫可是有点迫不及待了。”葛明觉得照顾这个词用的很好,就是不知道魏攀知道之后会不会感同身受,看来这事还是瞒着点的好。

    因为是全庄子聚餐,时间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