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钓鱼人 > 第156章 双喜临门

第156章 双喜临门(1/3)

    不用上班赚钱,每天就上午锻炼、读书而已,这日子实在过于滋润了。送走了孙韬,吃饱后的葛明只想睡觉。

    后世小时候总觉得读书好辛苦,要是上班了就轻松多了。等到上班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世上没有比读书更轻松的工作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背后念叨葛明,葛明觉得鼻子有些痒,打了个喷嚏又转个身继续睡觉。丁香赶紧给葛明盖上了一张毯子,跟小丫两人趴在炕沿上一会工夫也睡着了。

    冬天就适合猫冬,尤其是在没什么娱乐活动的古代,猫这个字用的恰如其分。

    。。。

    大哥、二哥不让葛明乱跑出府,葛明实在想不出来,这大冬天到底能有什么大事发生?两天之后总算知道了。

    这话还要从魏征离开临渝的那天说起。

    在葛三爷送魏征回长安时,在城外的长亭魏征给了葛三爷一个类似信封一样的东西。这是魏征给葛三爷写的一张调令,凭借这个调令可以调来府兵。

    这个调令的出现跟葛明也有很大的关系,自从魏征看到葛明用烈酒和饴糖换回来犍牛,就知道这个商道以后可以持续,毕竟河北非常缺少畜力。

    犍牛都是通过码头运到临渝的,而城东的码头距离燕山并不远。

    对临渝来说,最大的隐患就是城东南的燕山上的一伙山贼。人数多剿灭起来非常困难,县衙的仨瓜俩在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唐代军政是分开的,县令管不了府兵,所以想要调兵协助剿匪还需要申请,奈何从来都是音信全无。

    魏征此次到河北安抚,虽然官职上是东宫主簿、谏议大夫,但李世民给了魏征便宜行事的权利,这个就非常厉害了,军政都可以管,于是这张调令就这样出现了。

    魏征当天以谏议大夫的名号出现在县衙时,跟葛三爷商谈的其实就是这件事情,那就是剿匪。

    要说葛三爷也是军事人才,大雪天大家都不愿意出去。土匪强盗更是如此了,从山上下来毕竟也不容易。也正因为如此,山上就放松了警惕,想着不可能有人来攻打。奈何葛三爷用兵有一套,敌人想不到的招数才是有效的招数。

    下雪当天派人去河对岸的府城调来府兵,经过两天的筹谋之后,居然全部剿灭了山上的强盗。

    等到葛三爷、葛粮、葛仓三人出现在府门时,刘氏带着全家老小出门相迎,带头跪倒大喊:大唐万胜,这是给军人应有的礼仪。

    葛明看着父亲和两个堂哥战袍上好多鲜血,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当兵好像挺好的。浑身起了鸡皮疙瘩,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临渝最大的威胁解决了,在家里猫冬的人听到了消息,也都出来敲锣打鼓热闹了一番。

    葛家人聚在一起好吃好喝,其乐融融,这时候葛明才知道了当时魏征那份书信其中的内容。

    二哥葛仓尤其高兴,上次遇上山贼受了伤,要不是孙思邈救治,差点小命都丢了。葛明知道二哥当时是为了救人,并非武艺不精,但是还是忍不住挖苦。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剿灭了山贼,这个污点算是彻底洗清了。

    有人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对葛家来说就不一样了,居然有双喜临门的时候。

    一家人吃饱喝足正在闲聊时,府门外居然传来了急躁的马蹄声,这让葛三爷一惊。

    福伯赶紧跑出去看到底发生了何时,片刻功夫连滚带爬的跑了回来。

    “阿郎,阿郎,有天使,有天使!”

    正在聊天的一家人震惊不已,葛明嘀咕道:天使?长翅膀的那种鸟人?

    天使,自然不是长翅膀的那种,天子的使臣。

    葛家从来就没迎接过天使,葛家祖辈上不过县尉,到了父亲这一辈才混了一县令当当。葛明觉得父亲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估计就是州府刺史了,也不对,因为父亲见过魏征,魏征以后可是宰相级别的人,就这还是沾了自己的光。

    所以全家人手忙脚乱,主家、下人全都乱糟糟,根本就不知道迎接天使到底是个什么礼节。

    拿出拜祖宗的礼仪出来,应该就差多了,再高的规格也搞不出来了。香案放到院子里,赶紧点上香,一家老小外加孙思邈等人,都跪倒在香案的后面。

    就听到一声尖锐的声音传了过来。

    “圣旨到,葛庭玉、葛刘氏接旨。”

    这可是传旨的太监啊,活的太监,上辈子没见过。葛明偷偷抬起头来慢慢打量来人,面白无须,看样子年纪不小了,慈祥的如同老太太一般,葛明心里啧啧称奇,然后又偷偷低下了头。

    就听到葛三爷和刘氏低头喊道:“臣接旨、臣妇接旨。”

    “皇帝敕曰:朕听闻临渝县令葛庭玉兢兢业业,文武全才。葛刘氏性行温良,教子有方。生子葛明年幼聪慧,献伤口缝合之术,于国有大功。着即册封葛庭玉为定远将军,葛刘氏为临渝县君。钦此。”

    葛三爷和刘氏听后都懵了,怎么自己儿子献伤口缝合之术,封赏的居然是父母。让葛三爷更纳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