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面前放了不少月饼,一手拿一个毛皮,一手拿一个浆皮,轮着往嘴里送,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的说着“好吃”。
葛明同样只是吃了一点浆皮的,不吃毛皮月饼是葛明坚守的底线。
人虽然不多,但是关系极为密切,喝酒赏月气氛非常好。不知道孙教谕发的哪门子疯,又打算考较葛明,题目很简单,关于月亮的诗一首。
这还真把葛明难住了,其实写月亮的诗句不少,但是葛明搜肠刮肚也没想到适合孩子的诗句。没办法就只能乱改了,反正年纪小,就算做得不好也不丢脸。
于是葛明清了清嗓子,顺便从桌子上拿起一块月饼来,慢慢走到了窗前。
“房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抬头望明月,
低头吃团饼。”
念完了诗,为了配合情景还咬了一口月饼,众人一听哈哈大笑,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孙教谕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到:“贤侄啊,前两句确实是好句,后两句就有些牵强了。不过这个月饼既然寓意团圆,那叫做团饼也无可厚非,只是不太合辙押韵。”
前两句当然是好句了,能放到小学课本里的能不是经典嘛?后世这首诗的改变是最多的,什么鞋两双,想姑娘之类的,就连思故乡葛明也不能说。
葛明不禁感叹,白瞎了一首好诗啊,这要是本小郎君此时正在外地,被人要求作诗一首,这不就应景儿了嘛?名气不就来了吗?孙老头瞎捣乱啊。
孙思邈也笑着说到:“不过还算机变,十岁的孩子已经不善了,比老道强。”
葛三爷笑着说到:“孙道长,您当年七岁有圣童的美誉,对犬子实在过奖了。”犬子葛明听完之后挠挠头。
孙思邈笑着说到:“要说识字背诵,老道年幼时应该和小子差不多,但是老道不会作诗呀。”
葛三爷听后又是哈哈大笑,嘴巴张的比刚才更大一些,丢一块月饼进去绝对碰不到牙齿。
“孙道长过谦了,也过誉了,哈哈哈哈。”葛三爷还是这个毛病,听人夸自己孩子,高兴的找不到北。
葛明此时笑着说到:“这首诗小子还能改改,保证合辙押韵。”
孙教谕说到:“那还不赶紧改改,以祝酒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