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说到:“孙道长,千万不要跟小子客气。小子觉得可以先给道长一块猪肉,没事切着玩,切完了再缝合。这样可以知道什么样的刀适合,小子估计应该会有很多不同的刀具才对。”
孙思邈又是眼前一亮,笑着说道:“不错不错,说的非常有道理。”当然不错,后世手术室有各种刀,还有各种钳子等等,非常复杂。不过打造不出不锈钢,只能注意每天都要保养刀具才行,不然病患开刀没事,破伤风挂了。
葛明接着说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庄子上就有铁匠,等到孙道长琢磨出用什么刀具合适,到时候给个图样让铁匠打造就是了。”
孙思邈说到:“老道本来最想看看伤口缝合之术,但是看到阉猪,让老道想到了切除病变器官的方法。虽然未必可行,但是老道认为这是医学医道以后的方向。”
葛明微微一笑,对此表示完全认可。
其实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开刀也不能输血,怕是只能做简单的小手术而已,不过方向总归是对的。据说后世西医的起源是剃头的,好像还不如杀猪的专业一些。
葛明让王麻子继续把剩下的小公猪阉掉,照看几天之后照样分到庄户人家养起来。小母猪先留几天,说不定需要孙思邈亲手操作呢,然后才跟孙思邈还有几个小跟班一起回到了家里。
到了家里,孙思邈就进了给他收拾的房间,应该是有所思有所得,需要静静思考一下。葛明赶紧吩咐众人,千万不要吵闹,这可是影响后世医学发展的大事情。
让若云留下来照顾袁老道,葛明带着丁香几人拿着鱼竿、鱼篓去了河边,好些天没钓鱼了,手是真的痒,再说番茄还等着吃鱼呢。
众人走后院子里安静了很多,孙思邈独自一人跪坐在矮塌旁边,心里如同浪涛汹涌。好像抓到了什么东西,但是又有些虚无缥缈。
伤口通过缝合可以更好愈合,酒精可以杀灭葛家小子说的小虫子,那么就能减少伤口红肿导致病患出现高烧不退的现象。
单单一个伤口缝合之术,如果在大唐流传开,那会有很多人都不会因为伤口过大出现死亡的现象,这是多大的功德。葛家小子的确天资聪慧,聪慧的让人琢磨不透,虽然只有十岁,但是很难让老道把他当成小孩子看待。
病变的器官可以切除,然后在缝合伤口,以前用药根本就无法治疗的病患,说不定还能有救。对对对,这个就是以后医术的发展。
这需要有好的刀具,针线,酒精,更需要对人身体构造极为了解,后面这条老道就无能为力了,总不能把人刨开看吧?想到这里孙思邈不停的摇头。
孙思邈想得越多,越是有更多的疑惑。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是如此,一定是很多学科知识组合的结果,事情的发展也是如此,解决一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永远解决下去。
孙思邈不是袁老道,不会走火入魔,医学大家跟痴迷天象的人是不同的,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神棍。
接下来的日子孙思邈过上了苦日子,跟着王麻子一起杀猪,研究器官构造和位置。
买回来的肥猪先割上几刀,然后进行缝合。原本仙风道骨,现在满身脏兮兮,还全身猪屎、血腥味。但是孙思邈好像并没察觉有什么不妥。
孙思邈惨,葛明更惨,因为这些日子葛明经常陪在孙思邈身边,同样全身脏兮兮。这么看来还是跟着袁老道好一点,读书识字怎么都比做这些轻松惬意很多?
难怪都说读书的时候要好好珍惜,这是人生中最美的一段时光,等出来做事就有无数不得已了。
葛明觉得孙思邈的这种态度绝对值得人学习,凡是能不在乎别人眼光,能够沉浸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几乎没有不成功了。其实人跟人的智商相差不大,很多人缺的就是执着和执行力,否则白白浪费了一副好头脑。
孙思邈每当有所得,必定会跟葛明讨论。虽然葛明很多东西都不懂,但是见识还是有的,总能给出让孙思邈满意的答案。
孙思邈果然是天生的神医,先在猪肉上做练习,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了不少图样,有小刀子、小剪子、小钳子等等,葛明都让禄伯送到庄子上的铁匠家里抓紧时间打造。
工钱给的高高的,送过去一个图样,第二天早上就能见到东西。
葛明又重新做了鲜酵母,告诉孙思邈这东西就是发面的关键。虽然我们看不到里面的东西,但是可以看到其中的变化。
做了红曲,整个过程孙思邈都有参与。这时候孙思邈对于葛明所说的小虫子,表示深信不疑。
袁老道最近在庄子上过得比较舒坦,因为葛明这些天都跟着孙思邈,他暂时不用教葛明读书识字,居然也学着葛明玩起了钓鱼。
钓鱼这种事尽量不要尝试,因为非常容易上瘾。如果刚开始学习钓鱼,经常钓不到鱼还好,那么上瘾的可能性会比较低,受打击多了自己就放弃了。就怕刚开始学就连连上鱼,那么以后必定会沉溺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