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 第180章 鹰啼破局

第180章 鹰啼破局(1/2)

    壶口关前,两军对骂之声震天动地。

    “吐蕃狗,有种出来与爷爷大战三百回合!”

    “仁川贡布,你这认贼作父的孽种,连亲爹是谁都不知道的杂种!”

    龙武军的大嗓门将士骂得唾沫横飞,字字诛心。

    特别是那些揭人老底的骂词,气得仁川贡布脸色铁青,双拳紧握的指节发白,胸口剧烈起伏,却硬是强压怒火:“给我骂回去!骂得唐军滚回娘胎里去!”

    吐蕃士兵扯着嗓子回骂,却明显落了下风:

    “唐军鼠辈,有种进城来战!”

    “大吐蕃勇士教你们做人!”

    远处,李乾等人眉头紧锁。这骂阵之法虽是古已有之,却收效甚微。

    他们本指望激怒仁川贡布出关决战,谁知这吐蕃守将虽狂妄,却异常清醒,任凭唐军如何辱骂,就是坚守不出。

    一连数日的骂战,关内吐蕃士兵早已气得嗷嗷直叫,几次要冲杀出来,都被仁川贡布死死拦住。这位守将心里明白,出关即中计,壶口必失。

    “此人虽狂妄,却是一员良将。”哥舒翰长叹一声,“有他坐镇,壶口关难破啊。”

    郭子仪点头附和:“仁川贡布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死守不出,我们难以下手。可惜攻城器械未至,否则...”

    此次轻装突袭积石山,龙武军自然不可能携带笨重的攻城器械。眼下急需之时却无可用,着实令人扼腕。

    “郭将军不必忧心,”李白宽慰道,“大帅已下令调集器械,假以时日必至。”

    “我这是心急啊。”郭子仪摇头,“早一日平定吐蕃,便能早一日挥师西进,与大食一决雌雄!”

    提及西征大食,众将眼中精光暴射。此番平定吐蕃,正是为了集中全力与大食争锋。若在此久拖不决,西征大计必将延误。

    “监军为何不语?”李光弼忽觉有异,望向李乾。

    众人这才发现李乾始终沉默,眉头紧锁成“川”字。

    “我在想,即便调来攻城器械日夜轰击,真能攻破壶口关?”李乾沉声道。

    “这...应当可行。”哥舒翰迟疑道,“吐蕃城池远不如我大唐坚固...”

    话虽如此,众人皆知壶口关例外。这座用数丈厚青石砌成的雄关,坚固程度不亚于大唐任何一座坚城。纵有百架车弩,怕也难撼其分毫。

    “即便能攻破,恐怕也要耗时半年。”李乾眉头紧锁,继续分析道:“如此坚城,昼夜轰击至少半载方能见效。届时早已错过最佳战机,高原寒冬将至,我军将陷入被动。”

    众人心头一沉。即便歼灭吐蕃主力,严寒也会阻碍追击,彻底平定至少要拖到来年。

    李乾接下来的话更让众人如坠冰窟:“一旦我军全力攻吐蕃的消息传开,大食必会大举东进。以安西都护府现有兵力,能支撑一年半载已是极限。”

    安西困局在于兵少粮缺。唐朝并非不愿增兵,实因西域粮草难筹,全靠内地转运,难以维持大军。

    “必须在年内平定吐蕃,来年方能全力西进!”李乾猛然握拳,“若拖到明年,战局难料。一旦大食突破安西,兵临河湟,哪怕吐蕃只剩最后一口气,我们也只能撤军回防!”

    这才是最致命的威胁。大食若突破河湟,长安将直面兵锋。届时无论吐蕃战局如何接近胜利,唐朝都不得不抽身应对更大的危机。

    李乾的话道出了众人心中隐忧,帐内一时沉寂。

    “可我们确实无计可施啊!”李光弼无奈摊手。

    众将黯然点头。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皆是大唐名将,个个能独当一面,智计百出。然而面对如此困局,纵是神仙下凡也难有良策。

    “没办法就继续想!”李乾斩钉截铁。

    “好!我们想!”众将异口同声。虽知此事艰难,却无人退缩。

    李乾指向右侧山峰:“去上面看看。”

    登上峰顶,寒风如刀割面。众人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俯瞰壶口关全貌。居高临下,关隘布局尽收眼底。

    “若此处有巨冰,”李白率先开口,“推下去足以掩埋大半个关隘。再将对面的冰也弄塌...“”他望向数十里外的雪峰,长叹一声,“可惜冰不在此处。”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众人却异口同声地附和。

    用冰崩之法攻陷乔巴关的壮举让将士们热血沸腾。

    若是此地也有巨冰,拿下壶口关简直易如反掌。

    可惜这终究只是美好的幻想,那千年巨冰高悬在数十里外的雪峰之巅,纵使再大十倍也掩埋不了壶口关。

    “确实远了些。”哥舒翰抚须沉吟,“不过我们不必掩埋整座关隘,只需摧毁一段城墙,让龙武军能冲进去就足够了。可以从别处采冰运来,从这里抛下。”

    这个提议让众将精神为之一振。

    “只是采冰路途遥远。”

    “远些又何妨?”郭子仪昂首挺胸,豪气干云,“我们可是龙武军!一个月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