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 第158章 睡袋

第158章 睡袋(1/2)

    太子李亨见李乾如此专注,不禁好奇问道:“此物有何妙用?”

    李乾小心展开睡袋,解释道:“此物名为睡袋,摊开后钻入其中,可遮风避雨。纵使冰天雪地,亦能安睡保暖。”

    “当真?”李亨双目圆睁,满脸难以置信。

    王维惊讶道:“李将军竟识得此物?”

    李乾心中暗忖:作为现代探险博主,睡袋岂会不识?他面上不显,笑道:“听王兄称其为‘便榻’,便猜是此用途,不想竟蒙对了。”

    王维赞叹不已:“此物乃在下精心研制,鲜少示人。将军竟能闻其名而知其用,实在高明!”

    “不知能否大量制作?”李乾目光灼灼地盯着王维。

    他深知此物对征讨吐蕃至关重要,但以唐代工艺水平,能否量产尚未可知。关键在于解决隔热保暖的难题。

    王维自信道:“虽工序繁琐,但只要将制法传授工匠,必能批量制作。”

    “妙极!”李乾大喜,迫不及待道:“容我先试其效。”说罢便将睡袋铺开,钻入其中,仔细封好入口。

    李乾感受着睡袋的保暖效果,暗自评估:虽不及现代工艺,但密封后寒气难侵,已属难得。较之篝火取暖虽稍逊,在当世已堪称奇物。

    “李卿,效果如何?快让孤也试试。”李亨好奇心大起,连声催促。

    李乾在袋中答道:“太子稍安,容臣再体验片刻。”他需要全面测试这古代睡袋的各项性能,为日后改良积累经验。

    李亨虽心急如焚,却也不好再催促,只得耐着性子等候。只见雪地上鼓起的睡袋不时微微起伏,显然李乾正在里面细细体会。

    袋中的李乾只觉周身暖意渐生,这保温效果竟比预想的还要好。他不禁暗赞:“好个王维,不仅诗才冠绝当世,竟还有如此巧思,真解了我军燃眉之急。”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李乾这才掀开袋口钻出。李亨早已按捺不住,二话不说便钻了进去,刚躺下就惊呼:“妙哉!当真暖和!若再铺些褥子,怕是比暖榻还要舒适。王卿果然心思玲珑。”

    “太子过誉了。”王维谦逊地拱手,眼中却闪着欣喜的光芒。

    李亨在睡袋里翻来覆去,忽然问道:“王卿立此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王维闻言,目光灼灼地望向李乾,既期待又忐忑:“微臣不敢求赏。若蒙恩准,愿随军出征吐蕃。”

    “此事易尔。”李乾爽快应道,“我们先将此物带去军器监,待工匠们看过能否量产,再一同面圣禀明此事。”

    “谢将军成全!”王维激动地深深一揖,脸上焕发出异样的神采,仿佛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似的。

    身为大唐男儿,谁不渴望建功立业?更何况是参与平定吐蕃这等千古盛事!

    待李亨从睡袋中钻出时,已是赞不绝口:“妙极!妙极!只是尚有两点不足:一是质地偏硬,睡久了难免腰背酸痛;二是保暖尚欠,吐蕃严寒更甚长安,还需改进。”

    “太子明鉴。”李乾胸有成竹,“这硬度问题倒好解决,只需选冰雪厚实处扎营,睡在雪上便如锦褥般柔软。”

    李亨闻言连连点头。

    “至于保暖一事,可令将士们围着篝火而卧,当可缓解寒意。”

    “生火取暖固然可行,但还远远不够。”李亨忽然神秘一笑,“不如这样,我们先去军器监,再去面见父皇,此事定能圆满解决。”

    “太子已有良策?”李乾一时摸不着头脑。

    “嘿嘿!”李亨笑得意味深长,“难得也有你李将军猜不透的事?且等着瞧吧,保管让将士们不再受冻。走,先去军器监!”

    李乾虽满腹疑惑,但见太子讳莫如深,也只好按下不问。三人策马疾驰,转眼便至军器监。

    太子一声令下,上百名能工巧匠齐聚一堂。李亨将睡袋掷于案上,朗声问道:“此物可仿制否?”

    这些大唐顶尖的工匠们围着睡袋细细端详,眼中精光闪烁。有人赞叹:“巧夺天工!”

    “妙想天开!”

    王维闻言,不由挺直腰板,面露得色。

    然而工匠们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笑容凝固:“这是哪个蹩脚匠人做的?针脚如此粗疏。”

    “用料也太次,若交予我等,必能做得更轻更韧。”

    李乾急问:“能否做得更保暖?此乃关键。”

    一位老工匠捻须沉吟:“保暖一事...若用狐皮作衬,定能御寒。”

    (唐代尚无棉花)

    “不必了。”太子突然打断,“只需做得更结实轻便即可。”说罢便拉着二人匆匆离去。

    路上李乾忍不住道:“太子,狐皮...”

    李亨莞尔:“与其缝在睡袋里,不如制成狐裘。行军时可穿,宿营时可盖,岂非一举两得?”

    李乾大惊:“可数千将士所需狐裘...”

    李亨朗声一笑,衣袖翻飞间尽显储君气度:“若是要那些能‘三尺化雪’的极品白狐裘,我大唐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