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曲城,当朝圣上脚下,燕陇王朝就属这里最繁华热闹,五湖四海的好吃的好玩的都聚集于此,人人向往,又仿佛人人无忧。
我在这城里每一块石板上走过,仿佛重温我爹娘每一次早出晚归的脚步,就算他们不在我的身边,我也感觉自己抓住了些许他们往昔的痕迹。但烛影怯却没有我那般兴奋,他虽然同样保持着对宫外的稀奇感,却仿佛保持着一种奇怪的警戒,尽管那时候的我还没有注意。
出宫修行,吃喝玩乐只是一部分,真正的重头戏则在行侠仗义,让这天下留下属于我们的英名,这又是如此令人心动,相信每一个少年都不会拒绝。那时我们两人正年少轻狂,又受了那英雄话本的影响,所以出宫后做起事来总是不避锋芒。
行骗的小贼,欺人的恶霸,作威的官兵,也不管什么家族帮派江湖恩怨,只要遇上我们就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与烛影怯以前在东辰宫都没有注意,却在外面一施展起剑术法术发现,原来今日的自己已经这样强大,那更是助长了一分威风,也就更加肆无忌惮。
能人异士总在不知不觉间彼此惺惺相惜,那段时间里,我曾与远道而来的无名剑客比试,虽然险胜却发觉自己仍有长进,而烛影怯似乎也遇到了能和他匹敌符阵法术的对手,尽管对方并不把他放在眼里。
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我从一小摊前买下最后一盏漂亮的花灯,刚想和身边的烛影怯分享喜悦,结果一转头,就看见他蹲在了一卜卦老头的摊前。
想他往日很少主动与别人攀谈,我赶忙提着灯跑过去,却看见那老汉喝了一口酒,他吞吐着呛人的酒气,用那双浑浊的眼睛看了烛影怯一眼。
“让老汉我来看你的前途命运,岂不是折我老汉的寿?”
烛影怯一愣,他朝老汉破碗里放下几块碎银,平静的点点头。
“早听闻老先生远名,今日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我不禁一头雾水,但还没等我上前问他今日怎么屈尊去讨教,就看见他已经起身朝我走了过来。
他将手中一块小小的平安符系在了我的手腕上,平静开口。
“那老头甚是有趣,一身本事却在这装聋作哑做卜卦。”
原来是个隐藏在当曲市井的高手。我点点头,这几日我们确实遇到了不少这样的能人异士,可能他们并不喜欢抛头露面,更想有人亲自寻找。
走着走着,我们就走到了当曲临河附近,今日的河面漂浮着成片的祈愿灯,人人祈祷平安快乐,让整条河变成一条泛着光芒的丝绸。
朝香阁的门口围了满满当当一群人,竟比其他地方更加热闹非凡,我拉着烛影怯凑上去,却看见围在正中间的是一慵懒耀眼的女子,她坐在敞篷的马车上,几乎深深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今儿个上元灯节,我们哀筝姑娘说了,一会儿谁的酒令作得好,不仅能获得我们朝香阁最大最亮的花灯,还能让我们姑娘亲自为他奉上琵琶弹唱一曲!”
有个小丫头娇俏的对着人群喊道,几方长桌早有摇着折扇的公子雅士等候,人群传来大家哄笑吵闹的声音,又有几个年轻的男子被推出来,红着脸坐在了那长桌中间。
当年的哀筝姑娘就已经坐上花魁宝座,她美的名动京城,可惜那时的我并看不出来她是妖怪,却相中了那盏又亮又大的花灯。
“走啊,我们也去玩玩?”
我推推身边抱着肩膀的烛影怯,询问道。
如果没被蒙住眼睛,我想烛影怯应该是瞥了我一眼,不为所动。
“怎么,你也想让那花魁给你唱歌?”
“我是那么肤浅的人?”我不禁哼了一声,拉着他就从人群里走了出来,四下人群再次响起起哄笑声,但大概是看我们两个长得好看,有好几个朝香阁的姑娘红着脸在一旁打量我们。
那坐在马车上的哀筝也注意到了我们两个,她饶有兴致地在团扇后轻笑,珠光宝气竟然都在她的衬托下黯然失色。
见人也够多了,几个小丫头为坐下的每一位男子斟满酒杯,一歌女站在前方,她笑着端起手中玉盏。
“在座的各位郎君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咱们行酒令不妨也行的高雅些,今日正好上元灯节,不妨哀筝姑娘起个头,咱们一人一句写一首长诗,如何?”
我对写诗向来一窍不通,如今也只能勉强胡诌几句,但是烛影怯比我会,这也是我把他拉来的原因。毕竟花魁给不给我唱歌倒没什么,那盏漂亮的花灯我志在必得。
话一出口,在座各位公子皆是点头同意,马车上的哀筝姑娘接过歌女递来的酒杯,她挽起袖子,纤纤玉指举起手中杯盏。
“那哀筝就献丑了,各位郎君莫要嫌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