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祖宗保佑:直播乡村的完美人生 > 第72章:【带把肘子】

第72章:【带把肘子】(1/2)

    赵叔他们来帮忙修老宅,是不收工钱的。

    这是民间不成文的规矩。

    乡里乡亲,帮忙盖房,修老宅,都属于人情往来。

    但帮忙的人可以不收钱,主人家一定要杀鸡杀鸭,管饱饭,烟酒茶水也必须到位。

    因此,回到厨房,李启文就开始准备今天的饭菜了。

    案板上放着半扇猪肉,厨房外的大盆里,则是一整副新鲜的猪下水。

    这些肉和下水是今天早上林叔送来的,给他做饭用。

    赵叔也是看到了下水,才提出想吃葫芦头泡馍的。

    葫芦头泡馍,其实算是小吃。

    但要论做法的繁琐,却并不亚于一道大菜。

    李启文没有急着处理下水,而是先来到厨房,准备先处理案板上的猪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处理肉的第一步,是磨刀。

    分割猪肉,最好是用薄刃的剔骨刀。

    厨房里没有专用的剔骨刀,李启文就找了把水果刀出来,用磨刀石细细的磨着。

    高天风把手机架设在碗柜上,靠在一旁抱着胳膊好奇问:“你没发现你拿的是水果刀吗?”

    “我知道。”

    李启文磨着刀,视线不移的盯着刀刃:“我没有剔骨刀,就用这把刀凑合一下。”

    “还要用剔骨刀?”

    高天风笑着调侃:“中餐厨师不都是一把菜刀搞定一切么?”

    “谁跟你说的?”

    李启文回头看了他一眼。

    “网上都这么说啊!”

    高天风耸了耸肩:“西餐厨师做菜,十几把刀一起上阵,中餐厨师一把刀就够了。”

    “中餐厨师没那么傻。”

    李启文笑着摇了摇头:“中餐厨师对厨具讲究了几千年了,要论繁复讲究程度,西餐厨师差远了。

    就不说刀了,你去看看鲁省淄博出土的青铜餐具就知道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墓葬里挖出来的。

    一套六十多件,从耳杯到小碟子,到盘、盒、碗、盆,都按照设计好的尺寸,依次叠放在一起,最后全部都收进了一个罍形的大铜器里。

    那还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以后。

    要是以礼治国的周朝,光是葱花的摆放,都能定出十几套规矩来。

    那么高的要求下,厨师怎么可能只用一把刀,就做好所有的食物?”

    “周朝?”

    高天风听愣了:“这一杆子就桶到周朝去了?”

    “知道八珍么?”

    李启文磨好了刀,用拇指试了试锋利度:“最早的八珍,就是周礼里记载的。”

    高天风听得懵懂:“那周礼里记载中餐厨师要用多少把刀了吗?”

    “那倒没有,但剔骨刀肯定是那时候就有的,不然庖丁怎么解牛?拿菜刀解么?”

    李启文来到案板前,拎起猪前腿,用刀刃在膝关节处划了一刀,然后抵住案板,用手掌发力一按,带蹄的猪前肘就被卸了下来。

    “卧槽!”

    高天风看得一惊,瞪大了眼睛:“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没看清,再来一遍呗?”

    “那我再来一遍。”

    李启文在磨刀石上蹭了蹭刀刃,来到了后腿处,拎起后蹄,也用刀刃划了一圈,往案板上一磕,猪后肘就被卸下来了。

    “卧槽!这么丝滑?”

    高天风乐了:“我错了,我不应该说你是野猪杀手,你是猪猪杀手,所有的猪见了你都得被吓尿。”

    “你属什么的?”

    李启文冲他晃了晃水果刀。

    高天风一缩脖子:“你滚啊!我属鼠的,你的BUFF对我没用。”

    直播间里,观众们看着李启文丝滑拆卸猪蹄的操作,也都被惊艳了。

    “这刀法真可以啊!”

    “古有庖丁解牛,今有主播解猪!【狗头】”

    其中有从事厨师行业的观众,也在评论区里科普了几句。

    “中餐厨师也有很多刀的,只不过很多人家里就只用一把刀而已。”

    “我就是厨师,我自己就有五把刀,而且隔三差五就得更换,厨房用刀太费了,经不起用的。”

    “我不是厨师,就是喜欢做菜,光我知道的刀,就有好多种,比如片烤鸭专用的片皮刀,切菜切丝专用的桑刀,还有砍骨刀,剔骨刀,雕刻刀等等,数起来得有十几种呢!”

    “我记得以前有一部电影,叫满汉全席的,里面有个为了参加比赛,老婆跑了的厨师,他就背着个刀箱,里面有好多刀,我印象贼深。”

    “对对对!里面的水晶咕咾肉,小时候给我馋坏了,我以为是糖葫芦味,结果后来吃到真的咕咾肉,完全不一样,哈哈哈!”

    直播间里聊得开心,镜头前,李启文也三下五除二,把半扇猪分割好了。

    前后两个猪肘,扇子骨,通脊,龙骨,大骨,排骨,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