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铜仁市属革命老区江口县基本情况概述

铜仁市属革命老区江口县基本情况概述(6/6)

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安全;完成了太平河、闵孝河等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新建和加固堤防50余公里,河道防洪能力显着增强,有效保护了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积极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建成了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5座,完成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供电一体化。通过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设备智能化水平,有效解决了农村低电压、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满足了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4G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5G网络在县城和重点乡镇全面铺开,光纤宽带入户率达到95%以上。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群众能够及时获取各类信息,享受现代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生态保护:绿水青山的守护之路

    江口县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作为立县之本,全力守护好梵净山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态屏障。在梵净山保护区,建立了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划定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严禁在核心保护区内进行任何开发建设活动,对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和监管。加强保护区的管护力量,组建了专业的护林队伍,配备了无人机、红外监测设备等先进管护装备,运用“人防 + 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对保护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测,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盗猎、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近年来,通过持续保护,梵净山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黔金丝猴种群数量从700余只增长到1300余只,珍稀植物资源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繁衍。

    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程。“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2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72%提升至77%。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项目,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全县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面积达5万亩,林下养殖蜜蜂、家禽等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山上有林、林下有草、草中有药、药中有畜”的立体生态产业模式。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各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河道管理中的问题。实施锦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河道清淤、岸线整治、排污口治理等工作,关闭取缔沿河污染企业和养殖场20余家,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主要河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警示标志,建立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此外,江口县还积极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通过举办生态文化节、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在产业发展中,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拒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入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如今的江口,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态宜居之地。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