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努力扩大苏区,特别是酉、秀、松、沿与沿河西岸的游击战争的发动与土地革命的进行,只有广大的发动群众将印江、思南包围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辛)无论在苏区在白区,要建立党的支部、青年团支部、工会、贫农团或农民委员会。
- (壬)要准备秘密状态之下的干部和学习公开与秘密联系的方式(建立交通网侦探网),准备在无论任何变化之下都能进行革命的斗争。
- (癸)加强独立团和游击队的政治军事领导,发展他们胜利的进攻,改正那种麻木软弱的现象与失败情绪和不做政治工作不做群众工作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分局还强调指出,要“大批的培养训练本地的能够为革命斗争到底的干部,这是争取胜利的先决条件”。保卫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动员令下达后,各级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组织支前,发动群众配合部队夺取地主的秋收,派出部队打给养,加速干部培养,等等,黔东军民信心百倍地做好了迎击来犯之敌的准备。
1、谯家反击战
9月4日,黔敌5个团的兵力向黔东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柏辉章部从思南向枫香溪和谯家方向移动,姜兴尧部则包围特区政府所在的张家湾、袁家湾一线。此时,红三军主力南下,留守特区政府的部分指战员,在夏曦率领下,迅速从铅厂坝、土地湾、谯家铺、皂角池、枫香溪赶来阻击姜兴尧部,在张家湾一带与敌发生激战。红军虽有400多人,但绝大多数是新兵和游击队员,武器装备也差,经过3天的英勇激战,击溃了姜兴尧部。当返回谯家之时,柏辉章部又尾追过来。夏曦立即召集秦子开、唐参谋研究,确定把所有武装人员和干部撤到离谯家铺9里以外的老蛙池,并召开了战斗紧急动员会。
13日晚,特区政府军事部长汤福林和夏曦分别带领人员朝左、右边山上进发,向谯家铺靠拢,秦子开则率一部分精锐部队从中间穿插。柏辉章部当晚到达谯家一带,分别在左边的清龙林和右边的莽虎林设防,主力放在谯家铺中间地带的官路坎,司令部驻谯家铺场北面的照神庙,同时在谯家铺南面龙王宫庙及耳当溪、印山堡一带分别设防。14日深夜,红军三股力量分别接近谯家铺。左路在清龙林击敌后,继续向谯家铺场口逼进;中路的寨子开率领尖刀排,通过当地游击队员田兴贤、田兴长作向导,迅速前进到官路坎,插进场口,也击溃敌人;右路的也向敌猛烈进攻。经过黑神庙一战的反复冲杀,红军击溃敌1个营,缴获了6匹马驮着的枪支弹药,活捉柏辉章的参谋长和司务长。战斗中,红军吴排长英勇牺牲。
2、二战木黄
9月23日,川敌达凤岗旅又占沿河县城,湘敌周燮卿旅向晓景进发。贺龙决定采用外线作战,诱敌深入战术消灭之。命令黔东纵队撤到印江县的木黄,红七师主力转移到岩坝场,红九师主力转移到火烧桥,互为犄角之势,待机破敌。
25日,夏曦率红七师二十五团、沿河独立团和德江独立团,由白石溪出发前往沙子坡,打垮了从遵义调来的黔军学生队(士官生)后,经杉树坳、板溪达木黄。此时,木黄的形势非常严峻。黔军李成章率5个团从西、南方向红军逼近,戴玉堂团已达合水,红军处于北有川军,东有湘军,西南有黔军的三面包围之中。夏曦主张避敌锋芒撤入梵净山,贺龙坚决不同意,认为此战关系到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存亡,决定利用敌军矛盾,先打黔军。
他亲自拟定作战方案,采取避实就虚,调虎离山,分进合击的战术打击敌人。黔东纵队向印江四区刀坝发起佯攻,然后火速撤回木黄。红七师则作出向合水推进之势,然后退至距木黄5里处的夕阳坝埋伏。
28日,李成章部5个团果然从思南向德江、印江一线倾巢出动,浩浩荡荡地经合水大路而来,一部抢占木黄东侧的老寨,企图堵住红军往梵净山的退路,一部火速向木黄西侧的地茶坝推进,拼命抢夺岩口坪高地,企图对红军主力夹击,同时阻击从刀坝赶来的援军。趁敌人尚未准备就绪,贺龙命令黔东纵队接替红七师主力坚守夕阳坝阵地,拖住向地茶坝推进的敌人,贺龙则亲率红七师抢渡木黄河,越过岩口坪,占领了将军山高地,红九师也从火烧桥回师木黄,占领了木黄与老寨之间的观音山,形成了对敌人的反包围之势。经过激战,消灭敌人200余,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战后,达凤岗旅撤离沿河县城退至黑獭堡,周燮卿旅则止于龚滩、龙潭,李成章带着残部经合水、朗溪退守印江县城。
此战的胜利,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大大增强了根据地军民反“围剿”斗争的信心。事后,夏曦说:真是侥幸呀!我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打法哩!贺龙说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这个打法,还是在洪湖时跟周逸群政委学的,每次遇到战斗,我就回想起他对红军游击战术总结的四句话:“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我跑,敌少我搞”。的确,多年来我靠这样的战略战术打了不少胜仗。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