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地武装斗争的开展情况
1、玛瑙洞战斗
玛瑙山位于松桃县麻阳与印江县刀坝交界处,海拔1476米,半山腰的玛瑙洞,洞内宽敞可容纳2千多人,洞深处孔穴交错,道路莫测,四周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崎岖山路通向洞口。8月,红三军主力在松桃、印江毗连地区开辟苏区,进驻麻阳、天堂一带。麻阳大土豪、反动区长胡兴魁,独霸一方,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在红三军到达之前,纠集当地土豪劣绅,并胁迫部分群众躲进玛瑙洞。扬言“踞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玛瑙洞,贺龙就是插翅也难飞进洞来”,妄图凭借天险与红军顽抗到底。贺龙决定攻打玛瑙洞,消灭胡兴魁。
8月7日战斗打响。当地群众积极带路,并不时报 告敌情,由于小路口被几支土枪、土炮封锁,担任主攻任务的川黔边独立团和德江独立团,两天试攻不下。最后,挑选了12名战士攀登洞口顶上的悬崖,再用绳索捆腰一齐吊下,接近洞口时,在红军机枪的配合下,以猛烈的手榴弹炸掉洞口土炮,然后突击队员冲入洞内,一举攻占了玛瑙洞,消灭胡兴魁土着武装百余人,其中击毙土豪3人,活捉劣绅10多人,尼姑赵玉兰因私通胡兴魁,策划“反共防共”,在群众要求下被处决;胡兴魁趁乱之机钻入溶洞隐匿而逃脱。这次战斗的胜利,是红军与苗、土家族等人民共同配合,团结战斗的结果。麻阳反动武装被消灭后,这一地区的群众很快地发动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
2、奔袭淇滩
淇滩镇是乌江东岸的一个重要集镇,距沿河县城30余里,是食盐的转运集散地。当红军占领淇滩并在此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后,敌人时有骚扰。趁红三军主力在印江、松桃等县活动之际,黔军傅衡中旅由湘西回到沿河县城。8月12日,杨畅时团黄富安营突然占领淇滩镇,企图阻止红军北返,并切断苏区盐道。
贺龙得到情报后,亲自赶到沿河四区水田坝,召集红九师师长钟炳然、沿河独立团团长贺炳炎开会,决定由红九师一部配合沿河独立团坚决把这股敌人吃掉。贺炳炎传达了军部“打过淇滩镇,重占沿河城”的命令。14日,沿河独立团从距淇滩180里的松桃火烧桥星夜赶到沿河五区的甘溪坝上坝,在红九师一部配合下,兵分两路到达淇滩附近的天宫井、上坝,15日拂晓进入阵地。
守军闻讯,即令史绍舟、宋朝清团在乌江南岸布防,扼守从彭家渡口至深沟子一带,并隐蔽船只,妄图凭借天险阻击红军。16日,正逢淇滩镇赶场。老红军王子龙率甘溪游击队为前锋,乔装成小贩潜入淇滩场内,机智地消灭了敌人三处步哨。上午9时左右,敌哨兵发现红军进袭,进行反扑。王子龙和4名游击队员员在马鞍桥边遭到敌人排枪射击,当即牺牲。此时,贺炳炎率沿河独立团向敌发起进攻,由上坝左翼方向穿插杨武坡至新寨,打掉敌人的机枪阵地。同时,黎子水八大队在赵昌顺带领下,凭借地形熟悉,直插淇滩镇,上坝、甘溪游击队则由狼溪至田坝直插淇滩场。秦子开指挥连队从右翼袭击敌人后卫。在三面夹击之下,激战1天,敌人夺路朝彭家渡口溃逃。此战,全歼黄富安营,俘敌80余人,缴枪70余支,不少敌兵溺死乌江,傅衡中部被迫放弃沿河城,逃回务川。
3、首战木黄
为了解决特区物资和粮食的困难,8月22日,红三军军部指令红九师一部前往印江县木黄打给养,恰遇黔军黎刚率部从梵净山开往木黄寻找红军主力作战。贺龙一面命令红九师作好迎战准备,一面要特区政府组织好后勤。23日,红军开往地茶坝一带,观察敌军的行动。24日,敌人奔向阳地茶坝攻打红军。红军采取“诱敌深入”战术,速向松桃八区岩柯坝撤退,黎刚部中计进驻木黄。此时,黔东纵队受命前来配合红九师。25日晨,红九师与黔东纵队一部在岩柯坝兵分两路,一路复出地茶坝,一路直经锁口山,出敌不意地形成夹击之势,并速向木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