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副师长。1924年到湘军当兵。1926年8月参加北伐,1927年到四十军与四十四军联合开办的军官教导队和讲习所受训。1928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1929年5月毕业,先后在湖南芷江、新晃、贵州天柱等地从事兵运工作。1931年任铜仁车鸣骥教导师武术教官。1932年10月回家乡组建独立营,提出“一打仗主二打官,不与穷人啥相干”的口号,缴了县长和公安局的枪。1933年6月沿河谯家、上坝和印江、德江稳坪等地民团围攻冉家坡,独立营失败。同年冬化名张羽峰到德江稳坪领导“神兵”运动。“神兵”与敌斗争失败后,于1934年6月率“神兵”投奔贺龙,改编为红三军直辖的“黔东纵队”,任司令。同年7月在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是年9月任黔东独立师副师长。在攻打玛瑙洞,奔袭淇滩,围攻大坝,二战木黄,倒马坎激战等战斗中立下战功。为开创黔东革命根据地,为黔东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是年10月,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后调任红二军团司令部参谋、侦察二科科长等职。后参加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红军学校教官,尽心尽职为红军培养军事人才。1935年4月在湖南省永顺县塔卧被错杀,时年32岁。1987年7月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为其平反,恢复政治名誉。
孙秀亮 原名孙孝义,1901年生,土家族,中共党员,贵州沿河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主席。1918年以前,先后到沿河谯家和思南求学。1920年在本村教私塾3年,1928年后随父往返秀山等地经商。1933年加入冉少波等组建的“神兵”队伍,任沿河“神兵”独立连连长。1934年6月率部投奔红三军。同年7月在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主席,为各级苏维埃政权建设,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扩红运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做了大量艰苦的组织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同年10月,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挺进湘西后,奉命率黔东特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游击队、自卫队坚守根据地,与敌展开殊死的斗争。同年12月被叛徒出卖,就义于沿河县沙坨乌江渡口,时年33岁。
陈正国 1892年生,土家族,贵州印江人。黔东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时任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以帮工为生,为人正直,仗义疏财,在家乡很有影响。后参与组织黔东“神兵”,被推为副佛主。1934年6月,率部参加红三军,在红军干部张均望的教育帮助下,积极筹建苏维埃政权,组织游击队、自卫队,被选为旧寨坝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7月,在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10月,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挺进湘西后,奉命与黔东独立师一起坚持根据地斗争,在与敌多次战斗后,转移梵净山。11月中旬,敌人围攻护国寺,独立师在战斗失利的情况下,撤离梵净山。其间被国民党“清乡团”抓捕,押往贵阳,投入监狱,后释放回家。1962年在家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