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石(阡)镇(远)黄(平)革命根据地
一、分路进入石阡县城
1月10日,红二军团分两路向石阡挺进:一路从江口县闵家场经张家寨、狗脚屯等地进入石阡县公鹅、陡山坝到达石家场;一路从晃县龙溪口经玉屏朱家场、江口岗溪屯、岑巩平庄等地进入石阡,经五德黑溪水,花桥的云盘坳、乌苞洞、欧家湾进入石家场。红五、六师在石家场宿营。红二军团直陆续进入石家场,驻平坝、黄家、李家、陈家、蒲草塘等村寨。红四师兼程前进,经栏桥、凯峡、花桥等地向石阡进军。红五师到正冲、栏桥一带。红军驻石家场期间,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打土豪活动,将刘占臣、刘直清等10多户土豪的谷物、财产分给当地贫苦农民,在街头和蒲草塘,分别处决了反动区长、保长。红军还在石固街上刷写“打倒薛岳”、“红军是扶助苗族僮(侗)族解放的武装”等标语。石家场、泥塘等地部分农民参加了红军。
1月11日拂晓,红二军团四、六师及主力一部,分三路合围直取石阡县城:东路由五老山后至哨楼口,南路由枫香边境到黄麻塘、三百步,西北一路由坪地至沙坝、邱家坡、孙家寨等地,几面夹攻,一举占领了石阡县城,并捕获戴望远镜,直接指挥石阡保安团对抗红军的德籍侦探耿友华,在天主教堂中搜出秘密地图及侦探器材。红军进城后,驻扎于天主教堂、文庙、学校及原国民党县衙等地。同时在城南郊的三角庄、高楼,河西的挂榜山、伍家院、岩脚屯、任家山、板猫寨、新寨、平猫寨、高寨,北郊的上、下来潮、梁家嘴、杜家寨、新场、雷家屯、下寨,东北面的平地、沙坝、摩罗、北塔、孙家寨、荆竹、梁家坡、冉家坡、邱家坡等村寨驻扎。其中红二、六军团总部、军团司令部、政治部、卫生部、供给部、国家保卫部及司令部直属单位驻天主教堂及其附近。红六军团司令部及其所属单位,后亦驻天主教堂内及上、下河街。当日下午,贺龙从石固经花桥到达石阡县城,住天主教堂内右侧楼房(今北楼)。
1月12日,红二军团直属机关和红六师直由石家场出发到达石阡县城。红五师留花桥,布置了5天工作计划,师部及所属单位、红校等分别驻罗家寨、梁家寨、坡背、寨坪、田坝、白岩山及等村寨,进行打土豪及扩军休整。13日,红二军团独立营到石阡城北新场。红二军团司令部任命汤福林为红四师参谋长。14日,红六师师长郭鹏率红十七团的2个营到坪山、大地方等地侦察敌情和地形。红六军团在凯德以南与敌李觉纵队战斗。
1月15日,红六军团从江口闵家场经张家寨、狗脚屯等地向石阡进发。16日,总部命各师调军政学生成立教导营,17日,又令红六军团进入石阡。18日,红五师及所属游击队,奉命从花桥出发到石阡县城,驻天主教堂及城内外。同时郭鹏师长所率2个营回城,独立营也奉命从新场回城。红岩、甘溪之湘敌李必藩第二十三师1个团到达中坝,驻吴家湾的红四师十八团在李国平引导下,星夜赶往中坝,与敌激战至来沙坡一带。红六军团一部奉命在石家场以西待命。1月19日,红六师一部离开石阡向关口坪、二塘等方向进发,击溃在农口坪堵截的地主武装曾云焕部。红四师派出工作组到洋溪及荆竹建立游击队,打土豪。
红二、六军团从1月10日进入石阡境内,驻扎14天,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休整。这是红二、六军团自湖南桑植出发转移,历经百战,行程数千里,两个多月来得以进行的一次时间较长的休整,它使部队在政治、组织、军事等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整顿和提高。部队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组织军民缝制军装、干粮袋等,建立12支红军游击队,扩红800多人,还在石阡建立了临时修械厂,修造枪支、弹药等。这对于长征中再次进入贵州境内的红二、六军团来说,无疑是一次休整部队,养精蓄锐的宝贵时机。
二、红二、六军团党的活动分子会议
为了振作精神,统一思想步调,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1936年1月13日,红二、六军团政治部在石阡县城天主教堂召开了一次较大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连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以上军政干部参加。任弼时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作了扩大统一战线的报告,对统一全体指战员的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会议对当时全国政治形势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