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王光泽率领部队折向西南,从枞树岭、芭蕉溪等地进入松桃县的净岘,通过瓦厂、五里牌、九龙,拟从迓驾进入湘西。但途中于张坝堰受到伪区长姚雨珍和民团龙海清等土豪武装的追击,至新庄,天黑下雨,后卫遭尾追的民团袭击,5名战士牺牲。先头部队抵达迓驾附近的石号坡,又受到民团麻秀成部拦截,前后之敌形成了对独立师的夹击。此地山大坡陡,路险林密。由于天已黑,细雨淋沥,雾罩浓弥,隐藏在密林中的敌人不断射击,竭力阻止独立师东进。尾追之敌渐渐逼进,处境十分不利。第三团团长马吉山率领一个排担任阻击任务,掩护主力前进。经过几小时英勇激战,因敌众我寡,地形生疏,弹药耗尽,战斗失利。马吉山和20多名战士牺牲,第二团潘团长失散不明。鉴于敌情和任务,王光泽流着眼泪,命令干部和战士将段苏权抬出战场,到老百姓家中隐藏疗伤,自己率部继续前进,进入秀山县的雅江,半夜到达化溪,虽然粒米未进,但为不惊动老百姓,部队在阶檐、院坝宿营。
(二)川河盖遭遇战
11月28日拂晓,独立师经龙井坳、红岩,沿星子岩的悬崖峭壁而上进入川河盖高地。川河盖位于川湘边界,常年云雾迷漫,多股团匪长期占据在此,各霸一方,搜刮民财,老百姓苦不堪言。独立师冒着大雾疾进,准备以最快速度进入湖南境内,行至大板场时,突遭民团文代章、刘九河的拦截,同时杨卓之部又追至。独立师仓促应战,战斗中,大部被敌冲散,余部沿周家沱、一碗水、干坝子一线退至龙家寨。为有利突出重围,师长王光泽决定分两路突围:一路由第一团团长秦贞全带领,一路由王光泽率领。两部在迂回行进中,多次遭到肉塘土匪王尊禄、涌洞乡团防军的袭击,秦贞全、邓吉星等几十人先后进入湖南的保安、保靖的野猪坪一带,向永顺方向前进,终于找到了红二、六军团主力部队。王光泽率领的一部被敌人冲散,在部队整体撤出已属不能的情势下,王光泽决定部队化整为零,潜伏转移湘西。王光泽在老百姓帮助下,化装成农民向湘西转移,在上川路上,因口音差异,被敌发现,不幸被俘。
王光泽,湖南省衡山县吴集乡人,自幼家境贫寒,父母靠帮工维持一家九口人的生活,经常贫困交加,饥寒交迫。不满四岁的弟弟病饥而死,刚出生的妹妹无法养活忍痛送给他人。王光泽幼年时帮地主看牛,后投靠舅父学木工手艺,出师后在攸县做木工活,帮助家庭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黑暗的社会深恶痛绝。1922年到县周围乡镇做木工活时,受到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投身革命。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组织苏维埃政权,被选为腰陂乡苏维埃政府工会主席、赤卫队长,1931 年腰陂区苏维埃政府建立区警卫连后担任副连长、连长,1932 年调任茶陵县警卫营营长。警卫营扩充为独立团,任团长。不久,独立团编入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为五十三团,继任团长。1934 年 8 月红六军团奉命先遣西征时,率部随军转战进入贵州。在与敌人作战中,他指挥沉着,不畏艰险,身先士卒,深受战士们爱戴。被俘后,被送到酉阳龙潭田冠五旅部关押。敌人捉到了红军师长,欣喜若狂,一方面邀功请赏,另一方面软硬兼施,妄图逼供诱降。王光泽坚贞不屈,每次审讯时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的罪行,宣传革命的道理,表现了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敌人的一切企图未能得逞。同年12月21日,川军总司令刘湘向田冠五传蒋介石命令:“就地枪决”。临难时,王光泽大义凛然,高呼“共产党万岁”,“工农红军万岁”等口号,敌人慌忙朝他口中开枪,两颗门牙被打掉,最后壮烈牺牲,年仅 31 岁。
黔东独立师和游击队与强敌进行了1个多月的艰苦斗争,既要同于己十几倍之敌作战,又要对付地方反动势力的骚扰,还要筹集军需粮饷,在这些斗争中,付出了重大牺牲,牵制了追击红二、六军团主力之敌。此期间,红二、六军团主力根据中革军委指示,深人到湖南中部和西部,积极配合中央红军行动,在龙家寨大捷后,攻占了永顺、大庸、桑植,为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关于这段悲壮历史,段苏权这样说:
回顾坚持黔东斗争的这段历史,虽然完成了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的任务,而未能继续坚持住根据地斗争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