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身穿汉末,助刘备三兴汉室 > 第3章 北上汉中3

第3章 北上汉中3(1/2)

    “孔明,你说这张任留在孤身边难道不好么?”

    刘备第一次对自己的魅力失去了信心,原本他便对张任极为关注,即便身在汉中,也会叮嘱诸葛亮对张任多加照顾,奈何这张任居然是个臭脾气。

    “主公何必忧虑?守义对主公也好,对其他人也好,都是一片赤子之心,何况这张任如今还在主公麾下,这成都还是汉中,不是一样么?”

    诸葛亮不由得宽慰道,如今刘备已经称了汉中王,在人前他自然是以大王相称,可是私下里依旧是称呼主公。

    “哈哈,孔明你说得对,依旧还在孤的麾下,不过守义这边的婚事,是不是该操办起来了?”

    刘备看向诸葛亮,对于这件事情来说,他越发的迫切了。

    “主公且放心,亮如今唯一思量的,乃是以何等规格操办。”

    如今关羽是汉寿亭侯,都督荆州事,可王安只不过是一个汉中太守,还不是世家出身,这两人之间的身份差距太大,倒是让婚礼有些难办。

    “孔明不必烦恼了,云长与我,兄弟也,如今我已经贵为王爵,且其膝下又只有凤儿一女,我便与云长商议一番,再收凤儿为义女,到时候二人的婚事,便可按王制操办,倒是便宜了守义这小子。”

    刘备见诸葛亮在操心这件事情,便直接将这事定了下来。

    诸葛亮闻言,面上依旧是笑呵呵的,可心中却觉得,刘备对王安,是不是太过宠爱了些。

    可转念一想,除了江东之行出了些许差错以外,王安对刘备可谓是忠心耿耿,不畏生死,得此殊荣,虽然有些过了,倒也还能当得起。

    何况给王安套上这层身份,也方便他接下来都督三郡水利修缮之事。

    一想到前些时日,王安的宏大计划,诸葛亮也不由得的赞叹,对王安的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极为赞赏。

    “主公,原本取了上庸之地,再让三将军驻守阆中,乃是为了形成一条战线,如今守义有心修缮蜀军汉中至荆州的汉水水道,他日若是北伐,必能起到奇效。”

    诸葛亮已经在谋算了,若是真让王安在三到五年之内疏通修缮汉水水道,又在边上修筑相应的工事和补给,自己大可以先佯装出兵汉中,调动曹操到陇西三郡,待大军集结之时,便可以抽调一部分精锐,顺汉水南下,直插襄樊后背,阻断宛城对襄樊的支援。

    一旦这样的战略成功,那么曹操要再调集大军赶赴宛城和襄樊,一来一去,至少要月余时间。

    这还只是少量的精锐前锋前来接应,至于剩余的大军若是想要投入荆州战场,怕是没有两三个月都不一定来得及。

    到时候再忽悠孙权出兵合肥,牵制曹操一部人马,自己必然能够拿下襄樊,甚至是宛城。

    一旦襄樊和宛城在手,便可以西进关中,东迫许昌。

    且看曹操如何解局?

    “守义,越发的沉稳了。”

    刘备幽幽的说了一句,而后便转过念头,心中又对张任离去有些不甘,就叫了法正、黄权过来饮酒,至于这番战略,自是只能二人知晓。

    嗯,得空之后,还当和法正说说。

    对于法正的军事能力,刘备已经一百个信任了。

    可此时的荆州,因为刘备的封赏,起了风波。

    因为这次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对荆州的封赏,便只有关羽、徐庶、糜芳等寥寥数人,其余留在荆州的文武,都不过是得了一些钱帛而已,这让辛苦留守在荆州,同时抵御曹操和孙权的荆州文武,心中多有怨言。

    “君侯,大王入川五年,我等便驻守荆襄之地五年,这五年来,大王可曾知晓君侯的艰难?可曾知晓我等的艰难?缘何到了论功行赏之时,却只看功劳,不看苦劳?”

    “还请君侯,能够为我等做主!”

    “请君侯为我等做主!”

    关羽本就是傲上忍下之人,如今兄长进位汉中王,整个荆州之地,便只有自己等寥寥数人受封,心中本就不悦。

    先前也是为了顾及兄长颜面,这才在费诗的劝说之下,接了大哥的王旨,可心中还是对和黄忠同列,深以为耻。

    而糜芳,不过是靠着他大哥糜竺,还有他一个妹子,也在此次封赏之列,这就更让关羽觉得义气难平。

    关平看着眼前的诸人,本想开口呵斥一番,可眼下父亲在场,自然轮不到他出面,可手却慢慢的摸向了剑柄。

    “诸位要关某做得甚主啊?”

    关羽看着堂下的众将,原本微眯的目光也稍稍睁开。

    这些将校跟随关羽五年,本就仰慕关羽忠义,佩服关羽武艺,如今听到这般声音,心知自家将军心中有所不悦,堂上一时间鸦雀无声。

    “诸位之心,关某知之,可大王如此封赏,也不曾有偏颇。我等率领人马驻守荆州,防备曹孙两家,固然辛苦。可跟随大王入蜀,夺下益州和汉中,有拓地之功,封赏比我等多些,还是恰如其分的。”

    诸将想不到关羽居然会这么说,一时之间也不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