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呼着德意志万岁!国王万岁!普鲁士万岁!手持拉开引线的手榴弹冲向俄军
不知不觉间,民族主义思潮在普鲁士人之间传播
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民族主义运动也开始轰轰烈烈的发展
民族主义从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被首次提出,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强调“理性”“自由”“平等”,知识分子开始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束缚,提出“民族共同体”概念
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法兰西民族国家”,提出“祖国”“公民”等概念,强调国民对国家的忠诚高于对君主的效忠
拿破仑帝国扩张时期,强制推行法语,法式法律,压迫被征服地区(如德意志、意大利)激起当地民族主义情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西班牙“游击战”、德意志“解放战争”、普鲁士“改革运动”均以“反抗法国侵略、扞卫民族独立”为口号,民族主义从思想变为行动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正统主义原则被提出,主张恢复旧王朝统治,对民族主义进行残酷打压
1820年到1848年之间,欧洲爆发了数十次民族独立运动,要求民族独立自主或民族统一
19世纪中叶的意大利统一(1861到1871),德意志统一(1864到1871)都是民族主义发展迎来高潮的表现
正所谓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欧洲民族主义的崛起,推动了欧洲从封建割据到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同时极端民族主义也是数次战争的发生的导火索
总的来说,欧洲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源于启蒙思想对“民族共同体”的探索,经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的催化,最终在19世纪通过革命与战争转化为现实政治运动
这一过程重塑了欧洲的政治版图,也深刻影响了现代世界的格局
下午四点,普军和俄军在第二道防线的争夺迎来结局,俄军虽然被普军用自爆炸的损失惨重,但这也加快了普军崩溃的速度
四点钟,第二道防线仅剩部分区域还在普军手中,克劳塞维茨·莱因哈特带着幸存的普军士兵和俄军在阵地里和俄军打起了游击
海里姆身负重伤击退了俄军三次对前线指挥部的攻击
“师长,我们没有弹药了,什么都没了,所有人都死光了”
一个身上缠满了绷带的士兵痛哭着带着仅存的四个普军士兵冲进了指挥部
“是吗,为国战死倒也是一个不错的事情”
海里姆坐在椅子上浑身是血,他弯下腰从椅子下拉出一箱手榴弹
“扶我起来”
海里姆伸出手,两个普军士兵立刻上前把他架起来
“死在之前,再拉几个俄军给我们垫背!即使下了地狱我们也要再杀他们一次让他们知道普鲁士不是他们能随便踏足的”
海里姆笑着说道
“好”
几个士兵点点头,将手榴弹分了分
几人刚刚走出指挥所便被四面八方的俄军士兵包围
“投降吧”
一个俄军军官走出来说道
“呸!投降?普鲁士永不投降!”
海里姆不屑的说道
前面的三个普军士兵猛的拉开手中手榴弹的引火线
就在一句普鲁士万岁即将要脱口而出的时候,炮弹的呼啸声响起,一阵毁天灭地的爆炸瞬间吞没了包围指挥部的俄军士兵
“把手榴弹扔出去!”
海里姆立马反应过来大喊道
三个士兵立刻将手上的手榴弹扔掉几人立刻趴下
看着俄军士兵被突如其来的炮击吞噬几人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普军士兵兴奋的说道
只见一面熟悉的三色旗冲破爆炸的烟尘,身着熟悉的蓝白色军装的士兵骑在战马上,手中的马刀闪烁寒光收割着俄军士兵的生命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