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 第362章 疟疾

第362章 疟疾(1/2)

    方腊的手下靠传教起家,这种天下流行的大疫病,正是他们最好的宣传机会。

    所以这次瘟疫起来之后,方腊手下人迅速开始施药舍饭。

    别管大佛寺开出的药方有没有作用,只要有药吃、有饭吃,百姓就能安稳下来。

    而张文远他们夺下的州郡,恐怕内部势力清理尚且忙不过来。

    且依朝廷习性,哪怕江南往年富庶,也向来横征暴敛,更别说在大疫之中照顾百姓了。

    到时候,城中百姓死者十之七八,张文远再有武力,也挡不住百姓人心丧失。

    方腊手下只要宣传:这些州县是因背叛方腊,才引得天降灾疫。

    再带领效忠自己的江南人向北进攻,轻而易举就能夺回被张文远夺去的几个州府。

    方腊知道秀州已被关胜所得,一时打不下来。

    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据守运河沿线,离秀州最近的崇德县,必是将来和张文远前线对战之地。

    这崇德县的民心,就是将来崇德大战能否取胜的关键。

    此时瘟疫将起,正是收民心的最好机会

    方腊对包道乙道:“立刻行文王寅,命他带人和药材去往崇德,务必要让当地百姓都知道,朕是关心他们的。”

    包道乙听得连连点头。

    方腊手下的官员良莠不齐,其中搜刮地方者不在少数,想要让崇德百姓归心,必须派一个合适人去往。

    王寅本是江南读书世家出身,因为科举不就加上对大宋朝廷感到不满,这才投身方腊阵营。

    包道乙道:“王尚书有勇有谋,文武兼备,既能治理地方,为人也颇正直。让他去崇德安抚,定能收效。”

    “朕正是此意。”方腊笑道。

    他的政权就是靠民心起家的。

    在他看来,论起收获人心,张文远远不是对手。

    只要能守稳地方,不让张文远趁大疫虚弱之时向南猛攻。

    等疫病流行过一个月,江南局势就定了。

    到时候,张文远吃下的地方全都要吐出来。

    甚至他在江南的统治还会更加稳固!

    ……

    苏州府正位于张文远在江南控制的三个州中间。

    张文远索性将自己的行营移到此处。

    此时,张文远对于移动行营会不会引得蔡京和张叔夜的怀疑,毫不担心。

    因为这五天时间里,江南的疫病爆发得十分猛烈。

    蔡京和张叔夜在润州城都不敢待了,直接跑过长江躲回了扬州。

    连带从扬州来润州想要牟利的陈观等相关人士,也全都跑回扬州。

    希望以一条长江之隔,将疫病挡在江南。

    张文远甚至因此稍稍重夺了对润州的控制权。

    当然,他的主要治理方向还是常州、苏州和秀洲。

    润州城里稍有条件的人都已经躲到扬州城去了。

    据说这一会儿扬州城南向的城门盘查得极为严格,怕的就是润州城的病患把疫病传到扬州城。

    张文远这几日也非常忙碌。

    疫病的病种已经辨认出来,就是疟疾。

    张文远记得前世看过一些历史资料。

    自古江南爆发的各种所谓瘴气、大疫,其中七成以上都是各种各样的疟疾。

    倒不是说疟疾有多厉害。

    而是这种以蚊虫为媒介传播,在江南本就广泛存在。

    一旦经历战争和大灾,百姓中出现大量伤患,集体免疫力下降,疟疾就会爆发。甚至挤占其他各种复杂类型传染病的生态位。

    古时各种大疫,爆发初期或许有各种各样的病因,但到了后期,往往是在南方肆虐了上千年的传染病疟疾占据主要舞台。

    此时,张文远在苏州城里应对的就是一场肆虐的疟疾灾荒。

    这场大疫来得比他想象中还要恐怖、迅捷。

    两天前,张文远从丹阳开始统计治下各地的病患情况后,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摆在张文远面前。

    展现出的是疟疾飞速传播的景象。

    关胜和呼延灼的队伍中有一成兵士患病的情况甚至已经是较好的了。

    常州府、秀州及嘉兴县等地,本地百姓患病人数根据不同统计,最多的甚至超过三成

    但对于疟疾来说,这玩意儿可没有什么免疫可言。

    只要无法杀死病人体内的疟原虫,即使凭借中草药或者病人自身的抵抗力暂时脱离危险,也不可能真正康复。

    一些康复了的疟疾病人,其实只是疟原虫进入了蛰伏阶段。

    过一段时间疟疾还会发作。

    在如此反复发作的情况下,病人的身体会越来越差。

    最终在三五年后,当病患抵抗力下降到一定程度,终将因疟疾而死。

    这也是古人以为疟疾会去而复返、病来如抽丝的直接原因。

    张文远知道了,病原是疟疾,自然第一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