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病骨逢春 > 第三十一章 边关大捷

第三十一章 边关大捷(3/3)

在一旁,低声汇报,“……确认无误,王爷。阵斩塔拉卓余孽新推首领的,就是那个‘谢云’。手法干净利落,与之前刺杀塔拉卓如出一辙。那句‘吾乃蛮夷也’,更是……嚣张至极。镇北关上下,已视其为战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景珩的手指缓缓划过舆图上镇北关的位置,最终停在代表冀京的地方。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玩味的笑意,如同终于锁定了猎物的猛兽。

    “谢云……乌鹊……”他低声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好一个金蝉脱壳!好一个瞒天过海!许淮沅啊许淮沅,你藏得好深……也藏得好妙!”

    他猛地转身,玄色蟒袍在昏暗的光线下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月七,备马!本王要亲自去一趟镇北关!这只搅动北境风云的‘乌鹊’,本王……要定了!”

    琼华殿。

    安平公主叶菀正对镜梳妆,铜镜中映出一张清丽绝伦却带着一丝疲惫的脸庞。侍女知夏脚步轻快地走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低声将镇北关大捷和“谢云”的事迹细细禀报。

    当听到“诈降近身”、“再刺敌酋”、“智焚危墙”以及那句石破天惊的“吾乃蛮夷也”时,叶菀执簪的手微微一顿,随即,一抹极其明亮、极其真切的欣喜笑容在她唇边绽放开来,如同冰山上骤然盛开的雪莲,照亮了整个内室。

    “好!好!好!”叶菀连说了三个好字,眼中闪烁着激赏和棋逢对手般的快意,“本宫果然没有看错人!乌鹊……不,现在是谢云了……她当真是上天赐予本宫最锋利的刀,最意外的惊喜!”

    她放下玉簪,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沉沉的天空,声音带着一种压抑已久的激动和即将破茧而出的决绝。

    “知夏,你看到了吗?她在那等绝境之中,尚能翻云覆雨,以弱胜强!这份智勇,这份不羁,正是本宫最需要的力量!”她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知夏,“我们在朝中的布置,在宫内的经营,已近完备。如今,只差一股能搅动乾坤、足以震慑那些老顽固和边军悍将的外力!”

    她指向北方,指尖仿佛带着无形的锋芒:“谢云,就是这股外力!她在北境的声望,她手中的兵权,她那份不受世俗礼法拘束的‘蛮夷’之心,都将成为本宫手中最有力的筹码!有了她,本宫这盘棋……才算真正活了!”

    叶菀的眼中燃烧着野心的火焰,声音却压得极低,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告诉我们在镇北关的人,不惜一切代价,暗中襄助谢云,助她稳固地位,更要让她明白,谁才是她真正的同道之人!这大楚的江山,是该换一种颜色了!”

    史官阁。

    墨香萦绕,竹简铺陈。数位白发苍苍的老史官,正伏案疾书,将今日震动朝野的镇北关大捷,郑重地录入青史。

    笔锋落下,力透竹背。

    “永昌五年初冬,戎酋余孽复寇镇北关,势如潮涌,关城几殆。有义士谢云者,年未及冠,勇毅绝伦。先效专诸之志,诈降刺酋于万军;复行孙膑之谋,焚墙诱敌,潜行再毙新酋于阵前。当戎将斥其无信,谢云昂然曰:‘吾乃蛮夷也!’其声震四野,戎贼为之夺气,遂溃。云以匹夫之怒,挽狂澜于既倒,其智勇兼备,不羁于俗,世所罕见。帝闻之,大悦,擢为副将,厚赏三军。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在民心不在金汤。然当豺狼环伺,社稷倾危之际,亦有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蛮夷’之语,非礼也,然其气贯长虹,其志慑敌胆,岂非‘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之谓乎?谢云之横空出世,如流星划破长夜,虽其行迹诡谲难测,然其功在社稷,利在生民,青史斑斑,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唯叹:民心所向,即为长城。”

    笔锋停驻,墨迹未干。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古老的竹简上,将那些记载着血火、智勇与不羁的文字,镀上了一层永恒的金辉。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而“谢云”这个名字,连同那句惊世骇俗的“吾乃蛮夷也”,已然化作其中一朵最耀眼的浪花,注定将被后世反复提及、咀嚼与评说。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