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辽国公 > 第445章 手段频出

第445章 手段频出(1/2)

    徐夫人闻之,微微颔首,神色沉稳道:“老爷所言,妾身尽知。朝堂诸事,本就复杂难测。但陛下与太子既有此心,常家又向来忠义,这联姻之事,想来也无大碍。只是那些大臣的反对,难免让人忧心。”

    此时,徐妙锦自内室款步而出,神色坚毅。她盈盈下拜,对徐达与夫人道:“父亲、母亲,女儿已然猜到朝堂会有这般反应。然女儿心意已决,此生定要嫁给常孤雏。女儿深知他为人正直,心怀家国,与女儿情投意合。无论外界如何议论,女儿都不会动摇。”

    徐达看着女儿坚定的神情,心中感慨万千。

    他微微起身,扶起徐妙锦道:“锦儿,你能如此坚定,为父很是欣慰。既然你心意已决,为父也不再犹豫。此次联姻,虽有波折,但陛下与太子的态度,让为父明白,往后咱家与皇室,怕是要紧紧绑定在一起了。”

    徐夫人亦面露赞同之色,轻声道:“老爷所言极是。咱家世代受皇室恩宠,此次联姻,也是加深情谊之举。只要咱们一心为国,想必也不会生出什么事端。”

    徐达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远方,似在思索着什么,缓缓道:“夫人说得对。咱家深受皇恩,理当尽忠。常家亦是如此,两家联姻,本就是强强联合,为的是辅佐陛下,保太子殿下安稳登基,守护大明江山。只是日后行事,需更加谨慎小心,不可授人以柄。”

    徐妙锦乖巧应道:“父亲教诲,女儿铭记于心。女儿嫁入常家后,也定会谨言慎行,与常郎相互扶持,不负父亲母亲的期望,不负陛下与太子的厚爱。”

    徐达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说道:“锦儿,你明白就好。为父这便差人去筹备婚事,定要办得风风光光,让世人皆知,咱徐家与常家联姻,乃是天作之合。”

    自此后,徐府上下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徐妙锦与常孤雏的婚事。

    徐达也更加坚定了与皇室紧密相连的决心,每日勤勉政务,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

    徐夫人则悉心教导徐妙锦为妇之道,期望她在常家能相夫教子,和睦亲族。

    徐妙锦满心期待着与常孤雏喜结连理的那一日,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而徐府上下,皆因这即将到来的喜事,洋溢着忙碌而喜悦的氛围。

    未几,浙东集团诸官员心怀叵测,暗遣人手,于市井闾巷之间,肆意散播流言蜚语。

    编排童谣,词意不堪,专以中伤常孤雏与徐达两家联姻之事。

    其童谣云:“两国公,欲联姻,权势重,乱乾坤。”

    一时间,京城内外,人心惶惶,此等谣言甚嚣尘上。

    有百姓闻之,不明就里,私下议论纷纷,于朝堂声誉、常徐两家皆有损伤。

    徐达闻此流言,心中忧虑,恐累及家族与皇室。怒形于色,恨小人作祟,坏其清誉。

    朱元璋闻之,龙颜大怒,当即敕令锦衣卫彻查此事。

    锦衣卫领命,雷厉风行,暗中追查,不多时日,便将幕后指使及一干散播之人尽数查出。

    原来皆为浙东集团官员主使,意图借此扰乱朝纲,离间常徐与皇室关系。

    朱元璋得报,冷哼一声,下令将一干人等秘密处置。

    锦衣卫依令行事,一夜之间,涉案众人皆消失不见,仿佛人间蒸发。

    此事虽未大肆声张,然浙东集团官员听闻手下之人一夜之间尽皆失踪,心中已然明白,此乃陛下警告。

    经此一事,浙东集团官员人人自危,行事亦收敛几分。

    朝堂之上,一时风平浪静。

    常徐两家联姻之事,亦不再受此等小人干扰,有条不紊地筹备着。

    徐达感陛下之恩威并施,对皇室愈发忠心耿耿,矢志为大明江山竭尽心力,以报君恩。

    常遇春久已韬光养晦,行事低调。

    此次闻得浙东集团编排童谣中伤其子常孤雏及两家联姻之事,不禁怒从心头起。

    常孤雏乃其嫡亲血脉,浙东集团此举,实让他忍无可忍。

    常遇春心中愤然,暗道:“此等鼠辈,真以为我常家懦弱可欺,全无脾气?”

    当下,常遇春即刻传信于江浙地区昔日旧部。

    信中言辞峻切,令其设法为难浙东士绅豪族。

    那些旧部对常遇春素来敬重,得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多时,江浙之地,浙东士绅豪族便麻烦缠身。

    或于营商贸易之时,突遇诸多阻碍;或家中产业,无端生出种种事端。

    有商号货物无端受损,运输途中频遭波折;亦有豪族田产,赋税核算突增,苦不堪言。

    浙东士绅豪族不明就里,四处打听,方知乃常遇春旧部所为。

    心中虽恨,却又畏惧常家威势,敢怒而不敢言。

    常遇春此招,恰似一记重锤,敲醒浙东集团,让其知晓常家绝非任人拿捏之辈。

    一时间,浙东集团人人自危,行事更为谨慎,再不敢轻易对常家与徐家联姻之事妄加置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