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独享卡池 > 第189章 丰登(二合一)

第189章 丰登(二合一)(3/4)

那种元神被触发,时刻预警的恐怖感觉,就像稚童站在了悬崖边一般。

    一阵风吹来,都有生命危险。

    “梅班主过誉。”王希笑道。“如今事了,我想可以启程了。”

    “好。”梅言溪道。“那事不宜迟,我们今日便出发前往省城。”

    王希回了武馆一趟。

    他收拾了行李,向师傅师娘告辞。

    虽然多有不舍,但众人也没有挽留,只是师妹霍巧儿红了眼眶,几次三番追问:“师兄何时回来?”

    “得空就回来。”王希背着行囊,在武馆外站定。他朝霍明川、霍胜兰、俞瑞阳等人抱拳:“师傅师娘,还有师兄,你们多保重。”

    “希之,你出门在外也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可以写信回来。”

    师娘快步上前,依依不舍地拽着他的衣袖,温声道。

    说着,还塞了一个巴掌大的小布包。

    “这是师傅师娘给你准备的一点盘缠,不多,但也是一番心意。”

    王希没有拒绝。

    他道了谢,最后冲师妹道:“在外寻得什么稀奇玩意,给你带回来。”

    霍巧儿抽着鼻子,挤出笑意:“师兄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师兄哪次骗过你。”

    王希摸了摸她的脑袋。

    旋即,他再次朝师傅师娘深深一揖,转身便在夕阳的余晖下迈开了步子。

    待他走远,霍巧儿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

    不知怎么,她总觉得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再见着师兄了。

    …

    …

    当王希随惊鸿班抵达省城时,已是四天后的傍晚了。

    丰登市像一块链接新旧时代的拼图。

    青砖灰瓦的旧式宅院与钢筋水泥的洋楼犬牙交错,石板路上跑着黄包车,叮叮当当的电车却已沿着铁轨穿行于主干道。

    街边商铺挂着褪色的布幡,隔壁玻璃橱窗里却陈列着进口的留声机。穿长衫的账房先生与西装革履的银行职员在茶馆门口擦肩而过,彼此投去微妙的一瞥。

    惊鸿班一行戏子倒也没出什么洋相,他们走南闯北,去过的大城市不少。

    随行的王希倒觉得很有趣。

    左瞧瞧,右看看。

    他这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反倒惹得花旦江小兰频频发笑。

    惊鸿班有三辆马车,驮负着拆卸的舞台布景、彩箱、衣箱、旗靶箱和神龛牙笏等。

    这个时代的戏班子,普遍信仰“老郎神”,认为祂能保佑演出平安、戏班兴旺,甚至能护佑演员技艺精进。

    所以神龛是重中之重。

    无论戏子、乐师、杂役,均以“老郎徒子徒孙”自居。每逢演出前,都将拜一拜,演出后也会拿出一部分收入摆神龛上供奉。

    这一路上,王希通过与梅班主闲谈,也了解了不少关于戏班子的内幕。

    那牙笏也是关键。

    说白了,便是班主定下的当日演出名录,好叫杂役提前备好道具。

    一行人穿行在丰登市中。

    “希之兄,方才罗渠打听到了,那听雨楼就在中央大街的拐角,前面就到。”

    梅言溪坐在马车外座,冲旁边的黑长褂青年道。

    “接下来诸位怎么安排?”王希颔首道。“我打算直接在听雨楼住下。”

    “太贵了。”梅言溪苦笑。“我这手下一帮子人需要养活,只好找个便宜去处……”

    “那我先替梅班主去寻得‘胡先生’,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来听雨楼汇合。”

    “好。”梅言溪点头。

    中央大街。

    灰扑扑的柏油路两侧,霓虹灯牌已亮起“大世界舞厅”、“老正兴菜馆”、“刘家当铺”等招牌炫光。

    穿高开叉旗袍的舞女倚在二楼窗口吞云吐雾,金丝雀般的笑声碎在卖报童“香烟!香烟!铅门两角!洋门五角!”的吆喝声里。

    个别穿学生装的青年们举着“抵制洋货”的纸旗走过,却被路边炸臭豆腐的油烟气熏得皱了眉头。

    戏班子一路走过。

    终于在大街拐角见着了“听雨楼”。

    三层高的朱漆楼阁飞檐翘角,檐下悬着一排青纱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晃,衬得黑底金字的匾额愈发醒目。

    楼前青石台阶被往来食客磨得发亮,两侧蹲着两尊石雕貔貅,口中衔着铜钱,爪下按着绣球,憨态可掬。

    惊鸿班将王希在这送下便离开。

    王希冲梅言溪抱拳,转身踏上台阶。

    掀开绣着缠枝莲纹的棉布门帘,里头豁然开朗——大堂摆了十几张八仙桌,桌边围坐着穿长衫的男人,也有三两西装革履的新派人物。

    跑堂的伙计肩搭白巾,托着红木食盘在人群中穿梭,高声报着菜名:“松鼠鳜鱼一份,热着上嘞!”

    一伙计见王希入店,便赶忙凑上前,舔着脸笑道:“客官住店还是打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