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不第河山 > 第129章 阴兵现世

第129章 阴兵现世(1/2)

    暴雨如注,汴京贡院的明远楼在闪电中时隐时现。陈砚秋踩着没踝的积水冲进东辕门时,怀中的翡翠扳指正发出诡异的嗡鸣。温如珏最后塞给他的这半块残玉,此刻烫得像块火炭。

    "铜钱问路。"周砚奴的独臂甩出三枚铜钱,钱币在积水中排成箭矢形状,直指贡院深处的至公堂,"崔判官的阴兵要现世了。"

    陈砚秋的靴底碾过铜钱。钱纹在泥水中扭曲重组,竟拼出"焚档未尽"四字——与芸香阁废墟上的灰烬预言一模一样。他抬头望向至公堂方向,暴雨中隐约可见数十个透明人影在游荡,每人头上都戴着景佑年间的号帽。

    一道闪电劈下。惨白的光照出至公堂前骇人的景象:三百六十个半透明的人影跪在雨中,每人背上都负着块石碑,碑文正是当年被黜落的考卷。为首的人影突然抬头,腐烂的面容上,两颗眼珠却新鲜得像刚挖出来的——

    "杜荀鹤……"周砚奴的独臂猛地攥紧陈砚秋的衣袖,"诗碑里的那个广南举子!"

    人影齐声吟诵起《锁院赋》。古老的词句混在雨声中,竟震得贡院地面微微颤动。陈砚秋肋间的旧伤突然崩裂,温如珏当年刻在他皮肤上的《春秋》题开始渗血,血珠滴入积水,化作丝丝缕缕的红线,向至公堂蔓延。

    "他们在找替身。"周砚奴从怀中掏出崔判官的铜钱串,"三十七个誊录官的指骨在哪儿?"

    陈砚秋摸出从韩氏地宫带出的桑皮纸。雨水打湿纸面后,原先隐形的字迹渐渐浮现——是份名单,记载着三十七个誊录官被分尸埋骨的位置:"西郊苇塘左三丈汴河码头丙仓梁上贡院至公堂地砖下"……

    至公堂的门突然洞开。阴风裹着腐臭扑面而来,堂内摆着三十七张条案,每张案上都摊着份考卷,卷旁摆着盏人皮灯笼。杜荀鹤的透明人影飘到首案前,腐烂的手指指向卷面——那里用血写着本届殿试的七道策问题!

    "他们在泄题……"陈砚秋的柴刀已经出鞘,"阴兵要借暴雨夜重演景佑四年的换题!"

    周砚奴的铜钱突然自行飞起,在空中排成北斗七星状。第一枚钱"叮"地嵌入至公堂正中的地砖缝隙,砖下立刻渗出黑红色的液体——是混着尸血的陈墨。

    "挖!"她独臂掀开地砖,露出下面森森白骨,"崔判官埋的誊录官指骨!"

    陈砚秋的刀尖刚碰到指骨,整座至公堂就剧烈摇晃起来。三十七盏人皮灯笼同时熄灭,黑暗中,杜荀鹤的身影猛地扑到他面前,腐烂的嘴唇几乎贴上他的耳朵:

    "温……如……珏……在……北……"

    阴冷的气息灌入耳道。陈砚秋踉跄后退,后背撞上条案。案上的考卷被震落,露出下面压着的半张鱼符——与他在张耆私港找到的正好能拼成完整一块!

    暴雨突然变成血雨。红色的水珠砸在考卷上,显出一行行被刻意隐藏的批语:"此子可作碑材骨相宜制墨血可入题引"……每个批语旁都画着个古怪符号——三个叠在一起的铜钱。

    "是标记!"周砚奴的独臂指向堂外,"他们在筛选本届的'碑材'!"

    贡院号舍方向,三百六十间考棚同时亮起幽绿的鬼火。每个号舍里都站着个透明人影,正用骨笔在虚空中书写。陈砚秋冲进最近的号舍,发现墙上刻满了指甲抓出的痕迹,最深的一道里嵌着半片指甲——与温府地窖墙上的如出一辙。

    "锁院三日的亡魂……"周砚奴的铜钱打灭了号舍里的鬼火,"他们在重演当年的惨剧。"

    陈砚秋怀中的翡翠扳指突然裂成两半。碎片割破他的胸口,血滴在号舍的地面上,竟被泥土瞬间吸收。紧接着,整排号舍的地面开始隆起,像是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

    三十七具棺材破土而出。每具棺盖上都刻着誊录官的名字,棺缝里渗出粘稠的黑液。最靠近的那口棺材突然炸裂,腐烂的尸骸直立起来,指骨分明是活字形状!

    "题引活了……"周砚奴的独臂甩出铜钱串,钱币在空中组成符咒,"崔判官用阴兵送信!"

    尸骸的指骨突然脱落,在空中拼成一行字:"北斋地宫,韩琦题引"。紧接着所有棺材同时爆裂,三百六十块碎骨如蝗虫般飞向至公堂,在堂前拼成巨大的星图——正是温府地窖里杜荀鹤尸体背上所绘的"科场鬼域图"!

    星图中央的天权位突然塌陷,露出个地洞。陈砚秋刚要靠近,地洞里就伸出只枯手——是温如珏!老人的胸口还插着青铜短戟,但左手死死攥着卷竹简。

    "韩琦的《题引密要》……"他将竹简塞进陈砚秋手中,声音已经不像活人,"张耆只是傀儡……真正的提线人是……"

    一支弩箭突然贯穿老人的咽喉。陈砚秋猛地回头,看见至公堂屋顶上站着个戴青铜面具的身影——面具右眼空缺,露出里面溃烂的眼窝。

    "韩大人有令。"独眼人的声音像是钝刀刮骨,"温如珏的尸体要制成新题引。"

    暴雨中突然响起马蹄声。赵明烛率皇城司缇骑冲进贡院,虹膜异色的双眼在闪电中妖异非常。他的铁弓已经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