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砚秋的这番话说的不卑不亢,既向吴良解释了自己的能力,也表达了对吴良的信任,让人生不出恶感。
吴良打量着他,见对方眼神清澈,神情坦然,周身确实流转着一股温和而正直的气息,与寻常修士的灵力波动截然不同,心中对他说的话也不免信了七八分,这楚砚秋,倒的确有几分特殊,难怪自己会第一次见面就对他产生了兴趣。
“楚兄身上这浩然正气,果然玄妙非凡,是在下孤陋寡闻了。”吴良拱手说道,也算是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此刻他并未使用伪装法术,而是以本来的面目示人,只是自身修为气息依旧收敛在超脱境层次。
楚砚秋见吴良承认,并不觉得意外,笑着说道:“吴兄过誉了,不过是些旁门左道罢了,不足挂齿。倒是吴兄,看起来修为又有所精进,恭喜恭喜。”
他话语中只有纯粹的恭贺,并无打探之意,显得分寸极好。
“只是略有感悟,侥幸突破而已,倒是闹出了不小动静。”吴良淡然一笑,一语带过。
“方才客栈那番动静,可是惊动了不少人,将风巡使都引来了,吴兄还是尽量小心一些。”楚砚舒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多谢吴兄提醒,我会注意的。”吴良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楚兄这是要去往何处?”
“正准备去寻个新的落脚点,流云客栈怕是住不成了,没想到恰好遇见吴兄你们。”楚砚秋看了看吴良和小紫,“看来吴兄也有此打算?若是不嫌弃,我知道城南有家‘东篱客栈’,环境颇为幽静,那里的老板与我相熟,或许还有空房,不如同去?”
吴略一沉吟,觉得这楚砚秋为人正直有趣,并且其修炼的“浩然正气”也让他心生好奇,同行一段倒也无妨,于是便点头应允:“也好,那便有劳楚兄带路了。”
“吴兄客气,请!”楚砚秋笑着侧身引路。
吴良、小紫与楚砚秋三人并肩而行,离开了流云客栈那片区域后,向着城南的方向而去。周围的喧嚣似乎也沉淀了几分。晚风带着凉意拂过,吹动了三人的衣袂。
吴良对身旁这位气质独特的儒衫修士颇感兴趣。他行走诸界,也算是见过不少形形色色的修士,但像楚砚秋这般,不依赖天赋根骨,不汲汲于天地灵气,反而修一口“浩然正气”的,实属罕见。
他侧头看向楚砚秋,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楚兄,冒昧问一句,你所修的这‘浩然正气’,玄妙非常,不知师承何处仙宗圣贤?”
话一出口,吴良觉得直接打探别人功法根底略显唐突,便又立刻补充道,“楚兄别误会,我并非有意探究你的隐秘,只是……在我遥远的家乡,也曾出现过几位惊才绝艳的先贤,他们并非依靠传统的修仙法门,而是着书立说,明心见性,修身养气,其思想光辉更是照耀千古,被后人尊称为‘儒圣’。感知到楚兄身上的气息,让我不禁想起了他们,故而心生感慨,才有此一问。”
楚砚秋闻言,脚下步伐未停,脸上却露出一丝温和而复杂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追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沧桑。
他并没有立刻回答吴良关于师承的问题,而是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投向远处街道上摇曳的灯火,仿佛在看自己来时的路。
“儒圣……吴兄的家乡,竟也有这等人物?真是大道万千,殊途同归。”他先是感叹了一句,随后才缓缓说道,声音平和,如同在讲述一个平凡却又对自己至关重要故事:
“不瞒吴兄,我其实并无师承。若硬要说有,便是手中那一卷无意间得来的残简,与这天地间亘古长存的道理罢了。”
楚砚秋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又似乎在回忆,语气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我今年三十八岁了,可是在在三十五岁之前,我与‘仙路’二字,可谓是毫无缘分。”
听到这里,吴良震惊不已,岂不是说,楚砚秋修炼到超脱境界只用了三年时间?但吴良并没有打断对方,而是静静听着。
楚砚秋停顿片刻,继续说道,“生于这苍茫古域,尤其是中州之地,人人皆言修行,弱肉强食乃是常态。偏偏我生来便无灵根,是个彻头彻尾的‘凡人’,无法感知、更无法吸纳一丝一毫的天地灵气。”
“在这个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无法修炼,便意味着你只能生活在底层,是蝼蚁,更是异类,我纵有满腹诗书,亦不过空中楼阁。我曾苦闷过,也曾心有不甘,但最终也只能认命,我回到自己的家乡,一座偏僻的小村庄,成了一名教书先生,日复一日,与孩童启蒙识字,诵读那些圣贤文章,换取微薄薪俸,聊以度日。本以为此生便是如此,数十载光阴,浑噩而过,最终化为一抔黄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砚秋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