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400章 岐仁堂里解“食愁”——岐大夫妙治饮食难化症

第400章 岐仁堂里解“食愁”——岐大夫妙治饮食难化症(3/3)

用清胃、平胃等药,以致发热口渴、呕吐腹胀泄泻者,此脾胃复伤也,宜六君子汤加芍药、木香、炮姜’。你这情况正好对证,六君子汤补脾胃,芍药缓急止痛,木香行气,炮姜温阳,把寒凉药伤的阳气补回来,脾胃功能慢慢就恢复了。”

    大爷叹了口气:“早知道就该先来找您了,白白遭了罪。”

    “以后身体不舒服,别随便吃药。”岐大夫叮嘱道,“脾胃是后天之本,伤了脾胃,啥病都容易找上门。”

    大爷走后,天已经快中午了,阿砚揉了揉肚子,说:“师父,今天来的都是饮食不化的,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这还不算完呢。”岐大夫刚说完,就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士走进来,眉头紧锁,手里攥着个手帕:“岐大夫,我这两个月来,吃不下东西,勉强吃一点,要么觉得堵在胸口下不去,要么吃了就吐出来,好多人都说我是不是得了‘噎膈’,可我也没别的不舒服,就是心里老觉得堵得慌。”

    岐大夫给她把脉,又问:“你最近是不是老生气?或者有啥烦心事?”

    女士愣了一下,眼圈红了:“您怎么知道?前两个月我跟我先生拌了几句嘴,之后就开始不想吃饭,一开始以为是气的,没在意,后来越来越严重,吃点东西就吐,心里也老觉得憋得慌。”

    岐大夫点点头:“你这不是噎膈,是脾气郁结导致的饮食不化。《黄帝内经》说‘怒则气上,思则气结’,你心里有郁结,气就不通了,脾胃的运化也跟着停了,所以吃不下东西,甚至呕吐。要是错用了行气化痰的药,反而会伤了中气,更难好。”

    “那该咋治呀?”女士急切地问。

    “得解郁和健脾一起治。”岐大夫写了处方,“用六君子汤加香附、郁金——六君子汤补脾胃,香附疏肝理气,郁金行气解郁,把郁结的气散开,脾胃的运化就通了。你回去除了吃药,也别老琢磨烦心事,多出去走走,心情好了,病也好得快。”

    女士拿着处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谢谢您,岐大夫,我这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等最后一个患者走后,阿砚收拾着案上的处方笺,感慨道:“师父,原来饮食不化还有这么多不同的原因,不光是吃多了那么简单。”

    岐大夫坐在老槐树下,喝了口茶:“可不是嘛。脾胃就像家里的灶台,得好好护着。有的人是食材放多了,堵了灶台;有的人是灶台的火小了,烧不熟食材;还有的人是灶台的烟囱堵了,烟排不出去,火也烧不旺。咱们当大夫的,就是要找出问题在哪,要么清食材,要么添柴火,要么通烟囱,这样灶台才能正常用。”

    “那要是脾胃虚寒久了,会不会更严重呀?”阿砚想起之前老太太的病例,问道。

    “会的。”岐大夫点点头,“要是脾胃虚寒一直不调理,时间长了会连累肾,变成脾肾虚寒。《景岳全书》里说,‘脾肾虚寒者,必须服八味丸’,就是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也叫桂附地黄丸。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先天后天都虚了,就得一起补,不然容易肚子胀满,更难调理。”

    阿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岐大夫的话记在笔记本上。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他的本子上,那些关于饮食不化的辨证、方药,仿佛都活了起来。

    岐仁堂的门还开着,偶尔有路过的人探头进来,问一句“岐大夫在吗?”。老槐树的影子慢慢拉长,空气中的药香和着饭菜香飘过来——那是隔壁饭馆飘来的味道,阿砚摸了摸肚子,笑着说:“师父,中午咱们吃啥呀?可别吃多了,不然也得成‘饮食不化’的病人了。”

    岐大夫哈哈大笑:“好,中午吃小米粥,配点清淡的小菜,养养咱们的脾胃。”

    说着,师徒俩走进内堂,灶房里的小米粥正冒着热气,那股温暖的香气,和岐仁堂里的药香混在一起,让人心里踏实得很。就像岐大夫常说的,脾胃安,人就安——这简单的道理,藏在每一顿饭里,也藏在每一副用心开出的药方里。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