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大臣对这一决定感到震惊和不满,他们认为李治此举过于草率,且违背了传统的礼制。然而,尽管心中有诸多怨言,长孙无忌等重臣却也无法改变李治的决定。毕竟,李治作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当武媚娘身着华丽的凤袍,头戴凤冠,缓缓登上皇后宝座时,她的美丽和威严令人瞩目。她俯瞰着下方的百官,百官们纷纷跪地叩头,向新皇后表示臣服。然而,在这表面的风光之下,武媚娘的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这丝寒光中,既有对权力的渴望,也有对那些曾经反对她的人的怨恨。她深知,要坐稳皇后的宝座并非易事,前方还有无数的挑战和困难等待着她。但无论如何,她都决心要守护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地位和权力。
被废黜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囚禁在那间终日不见阳光的小黑屋里。日子一天天过去,她们在黑暗中默默忍受着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某一天,李治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他决定去探望一下这两位曾经与他有过亲密关系的女子。当他走进那间小黑屋时,一股霉味扑鼻而来,让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王皇后和萧淑妃见到李治,顿时泪如泉涌,她们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陛下啊,若您还念及我们往日的情分,就请放我们出去吧。我们愿意改过自新,绝不再与您作对。”
李治看着她们那憔悴不堪的面容,心中有些不忍,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朕会想办法的。”
然而,李治的这番话却被武媚娘得知了。武媚娘听闻后,心中的妒火瞬间被点燃,她无法容忍李治对这两个被废黜的女人还有一丝怜悯之情。
于是,武媚娘心生一计,她派人将王皇后和萧淑妃从那小黑屋中带了出来。然而,等待她们的并不是自由,而是一场惨无人道的酷刑。
武媚娘命令手下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各杖责一百,然后残忍地砍去了她们的手足。最后,将她们的身体浸泡在酒瓮中,任由那辛辣的酒水侵蚀她们的伤口。
在遭受如此酷刑的过程中,王皇后始终保持着平静。她在临死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李治说道:“愿陛下万岁,武昭仪承恩,死我分也。”
而萧淑妃则在痛苦中破口大骂:“阿武妖滑,乃至至此!愿我来世投胎成猫,阿武为鼠,我定要生生世世扼其喉!”
从此以后,宫中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许养猫。因为人们都害怕萧淑妃的诅咒成真,害怕那只复仇的猫会在宫中游荡,给武媚娘带来灾难。
五、初涉朝政:武皇后的政治野心初露
成为皇后的武媚娘,心思愈发缜密,她的野心也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愈发炽热。原本,后宫的争斗已让她感到索然无味,如今,她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朝政领域。
每当李治批阅奏章时,武媚娘总会悄然立在一旁,目光如炬,仿佛能透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洞察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她常常在李治耳边轻声细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起初,李治对她的聪慧和见识颇为赞赏,甚至笑着说:“皇后聪慧过人,许多见解比朕还要独到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媚娘对政事的参与越来越多,李治心中的不安也与日俱增。他开始意识到,这个女人的权力欲望正逐渐膨胀,而他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她所左右。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李治对武媚娘的专权终于忍无可忍。他决定与宰相上官仪商议废后之事,以夺回自己在朝堂上的主导权。上官仪对武媚娘的强势也早有耳闻,他直言不讳地对李治说:“皇后过于强势,天下人对此议论纷纷,陛下应当早做决断。”李治深以为然,点头示意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个机密的消息不知为何走漏了风声。武媚娘闻讯后,如同一头被激怒的母狮,怒气冲冲地闯入李治的寝宫。她的美目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直视着李治,厉声道:“陛下,臣妾究竟做错了何事?为何要废我?”
李治被她的气势吓得脸色苍白,他的声音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这……这都是上官仪的主意,与朕无关啊。”武媚娘岂会轻易相信他的话,她冷笑一声,转身离去,留下李治在原地,如坠冰窖。
最终,上官仪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被处以死刑,全家抄没,而他的女儿上官婉儿则被迫入宫为婢,开始了她坎坷的人生旅程。
经此一事,李治彻底没了脾气,两人达成“二圣临朝”的局面。朝堂之上,李治坐在龙椅上,武媚娘坐在珠帘之后,共同处理朝政。大臣们上奏时,常常要同时看着两个人的脸色。这奇特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曾经的武才人,如今的武皇后,已经成为大唐政坛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她的野心,才刚刚开始显露。
这后宫与朝堂的风云变幻中,有青涩的爱情,有残酷的权谋,有君臣的博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