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日主无根,势屈不堪培植。他神满局,党多难以伏降。贵达权以通变,宜舍弱以从强。从杀其常,正官理应同例。从财固美,食伤力亦相当。
惟印多则无从理,盖母众反作子殃。凡所从之神,被克则为破局。此已弃之命,逢根即属不祥。从神遭遇资扶,知福力之深厚。从神辗转生育,喜秀气之发扬。从之上者,则贵登台阁。
从之次者,亦富拥仓箱。若岁运不齐,岂终身能无少驭。苟制化有道,则大局仍自无妨。更有主带微根,真杂假而未净,运行弃局,假成真而亦昌。但运过还防凶发,必局纯乃得福长。
译文:
日主无根虚浮,无法受生扶。
其他五行满局强盛,难以制伏。
通达者知变通,宜舍弱从强。
从杀为常法,从正官同理。
从财为佳,从食伤亦然。
惟印多不可从,母旺反克子。
所从之神被克则破局,日主逢根亦凶。
从神得生扶主福厚,辗转相生主秀气发扬。
上等从格贵至三公,次等亦富甲一方。
若岁运不济,难免灾祸;制化得宜,则无大碍。
日主微根,假从混杂,行运弃局可转吉,但运过仍凶,局纯方得久福。
注解:
1. 从格条件:日主无根,其他五行党众,如《滴天髓》"从得真者只论从"
2. 印多不从:印为母,母众子弱,反成水多木漂
3. 局纯福长:从格需纯粹,混杂则易反复
《三命通会》佐证:
"从格者,如人臣遇君,不敢抗也。"
二、从格细则
原文:
又曰:凡看日主无根,满柱皆官,则当从官。满柱皆杀,则当从杀。满柱皆财,则当从财。满柱皆食,则当从食。满柱皆伤,则当从伤。若满柱皆印绶,则无从理。盖柱皆生助,日主旺甚无依,决矣。
凡从何神,只要此神生旺则吉。若从神受克,日主逢根,则凶。其不同者,从官、从杀,只喜生官、生杀及官杀运。从财,从食、伤,固喜生财、食、伤及财、食、伤运。即财再生官杀,食伤复生财,皆可。
此其定理也。然又须看日主情势何如。所从之神,意向安在,而变通推测之,无不验矣。
译文:
日主无根,满局正官则从官,七杀则从杀,财星则从财,食神则从食,伤官则从伤。
满局印绶不可从,因印生身反致旺极无依。
从格以所从之神生旺为吉,受克或日主逢根则凶。
从官杀喜行生官杀运,从财食伤喜行生财食伤运,财生官杀、食伤生财亦佳。
但需结合日主情势与所从之神意向灵活推断。
注解:
1. 从官与从杀:从官需行财官运,从杀需行印比运(化杀或助杀)
2. 食伤生财:从食伤格喜行财运,食伤生财为流通
《子平真诠》佐证:
"从格有从财、从官、从杀、从食伤,各随其类。"
三、从格与传统理论对比
原文:
或曰:旧但取从杀、从财,今复取从官、从食、从伤,其理何出。盖不知命理,惟取生克。克我之杀可从,则克我之官何不可从。
我克之财可从,则我生之食、伤何不可从。古今命如是者甚多,术家未之遍考耳。至于从局,动云弃命。岂有命而可弃者乎?
盖从神强甚,譬之马驰峻阪、舟饱疾风,非人力所及制,若强欲收顿,必有颠坠覆溺之忧。不若纵其所如,而驾驭得宜,则马与舟仍为我用耳,此弃乃不弃也。
译文:
或问:传统仅取从杀、从财,今为何增从官、从食伤?
盖因命理本于生克:克我之杀可从,正官亦然;我克之财可从,食伤亦然。
古今此类命例甚多,术家未遍考。
所谓"弃命",非真弃命,乃从神强如马驰陡坡、舟乘疾风,强行制伏反致灾,顺其势驾驭方为上策。
注解:
1. 生克逻辑:从官与从杀同理(克我者强),从食伤与从财同理(我生者强)
2. 弃命真意:顺从旺势,非真舍弃日主,如《滴天髓》"顺逆不齐也,不可逆者,顺其势而已矣"
按语补充:
陈素庵突破传统仅从杀财的局限,提出从官食伤,符合《滴天髓》"顺逆"理论,刘基注云"权在一人,可顺而不可逆"。
四、从格岁运影响
原文:
或曰:不可强制,信矣。行运生扶日主,何以不可。不知身在峻阪之上,疾风之中,乃马与舟而求自全,岂不速败乎?
译文:
或问:不可强制,为何行运生扶日主不可?
答: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