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 > 第211章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记忆(1)

第211章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记忆(1)(1/2)

    ——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记忆,而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00后#童年回忆#成长】

    【一代人真的有一代人的绝版记忆。

    才意识到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知道,没有社交媒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了。

    在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好像也没有那么无聊。我们大部分人经历了没有手机的童年,也目睹 Wifi 的到来和普及。

    以前找朋友出来玩也是一个个去家里敲门找。

    虽然知道已经回不去了,但是对这些记忆还是好怀念。】

    “纵使千年,”

    孔子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宁静力量,清晰地回荡在庭院里,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树下嬉戏的欢笑声,稚子闯祸后的那份惶然,伙伴离散时心底的失落……此情此景,此心此念,古今何异?”

    [我可以说是亲眼看见我父母的手机从摁键,翻盖,滑盖,触屏,原本还觉得没什么,可现在想想是真的快啊。]

    城墙根下,几个刚换班的戍卒正凑在一块儿看天幕。

    领头的汉子盯着天幕里 “找朋友要挨个敲门” 的字,忽然咧开嘴,抬手挠了挠后脑勺,

    “这不就跟咱村头二柱家小子似的?那会儿他喊人去河沟摸鱼,能从村东头喊到村西头,嗓子亮得跟敲锣似的。”

    [我老爸开始就是一直用小灵通,黑白手机,没有微信,天天带现金在身上。

    后面微信越来越普及,他也开始慢慢学着用智能机,之后就离不开了,天天刷抖音[捂脸.jpg]]

    [那种手机有贪吃蛇。]

    [那可是我姥爷送我的第一个手机,我现在还留着呢[流泪.jpg]]

    [00到05的跟05之后的差距其实也真的很大,大跨步了。]

    [00年记得话费要去店里充的[流泪.jpg]]

    [还有那个手机电池是要取下来用万能充的。]

    长安东市,喧嚣未歇。

    粮商赵老板刚送走一拨客人,趁着间隙,习惯性地抬头望了望天幕。

    粗糙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一个不起眼的粗布小袋。

    袋子里,是他用积攒的“天幕功德点数”兑换来的“高产杂交稻种”。

    系统888大力推荐。系统出品,质量保证。

    他宝贝疙瘩似的藏着,只等开春下到自家那两亩薄田里。

    ……

    看到天幕上那句“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记忆”,赵老板布满风霜的脸上,皱纹更深地挤在了一起。

    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爹娘在田里刨食的光景。

    风调雨顺的年景,一亩地能收个一百来斤谷子,全家都得念阿弥陀佛;若遇灾年,啃树皮观音土也是常事。

    爹娘佝偻的背影,田埂上饿得直哭的弟妹……

    那些饥饿的记忆,像刻在骨头里的寒冰。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小布袋,饱满坚硬的良种硌着掌心,带来一种奇异的、踏实的暖流。

    [我爸爸的第一个手机,侧边可以抽出一根触屏笔,好多人都见过吧这个。]

    [我家的第一个手机是我妈的,那个时候不叫手机,叫小灵通。]

    [以前不是所有人都用手机,大多都用座机打电话,五毛钱一次。]

    [小时候家里一个白色的座机,都用这个跟爸妈打电话。]

    [以前我家里的电视机是这种笨重的,现在变成了薄薄的一片。]

    [当时把电视机换了的时候,我要死要活的,因为那个笨重的电视机里有我最喜欢看的两个电视台。

    后来换了之后我就一直在找,结果一个死活找不到了。]

    [那个时候不知道下课十分钟是怎么够去楼下玩的。]

    [而且上课也认真上,下课认真玩[流泪.jpg]]

    [十分钟下楼玩跳绳。]

    [还有下课在楼道抓石子。]

    [感觉那个时候十分钟好长 可以玩好长时间[流泪.jpg]]

    画舫上的歌女苏婉卿正对着镜子描眉,菱花镜里映出她鬓边的珠花,随着船身轻轻摇晃。

    “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了。”

    用指尖蹭掉墨点,她声音软得像船头的水波,

    “那会儿跟隔壁的阿香,在院子里挖泥巴,拌上花瓣当菜。”

    “我当小姐,她当厨子,还得用瓦片当盘子,玩到天黑,满手都是泥,被阿妈追着打。”

    旁边调弦的琴师停下拨弦的手,琴弦还在微微震颤,

    “苏姑娘也有这时候?”

    苏婉卿对着镜子笑了,眼角的胭脂像落了片桃花,

    “谁还没个泥里滚的小时候?上次回乡,老院子的桃树还在,就是当年玩过家家的地方,盖了猪圈。”

    “站在那儿,倒像做梦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