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 > 第97章 李隆基:太宗陛下不要再骂了,已经在努力寻回李白了

第97章 李隆基:太宗陛下不要再骂了,已经在努力寻回李白了(1/2)

    【李白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 “赐金放还”,相当于变相被撵出了长安。

    离开长安时,李白内心充满了愤懑、痛苦与迷茫,

    对人生道路和政治理想有了更为深刻和复杂的思考,《行路难三首》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

    ......

    天幕之上,往昔的画面如流水般淌过。

    李白看到自己被赐金放还,狼狈离开长安的场景,不禁哈哈大笑。

    笑声爽朗,直穿云霄。

    他伸手拿起一壶酒,仰头猛灌一口,酒液顺着他的下巴滑落,浸湿了衣衫。

    “想当初,我被朝堂排挤,满心愤懑,以为天要塌了,终日思虑。”

    “如今看来,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场小风波罢了!”

    李白摇晃着身子,手指着天幕,

    “那些个权臣,自以为......却不知我李白......”

    似乎真的是醉的狠了,李白此时连话都有些说不完整,但脸上真实地闪过一瞬的黯淡。

    杜甫在一旁看着,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满是担忧。

    “太白兄,”

    他轻声说道,

    “往后的日子,还是要多保重自己才是。”

    李白听后,洒脱地摆摆手,笑道,

    “子美,莫要担忧。”

    “这一路游历四方,我看过了无数的山川美景,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可比困在那尔虞我诈的长安有趣多了!”

    “至于那些政治理想,雄心壮志......”

    李白微微眯起眼睛,

    “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如意?”

    “但只要我心中的豪情壮志,从未熄灭。即便不能在朝堂施展抱负,我也要用这一支笔,书写出世间的万千气象!”

    说罢,李白再次举起酒壶,对着天幕高声喊道,

    “来,让我们为这快意人生,干杯!”

    他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久久不息,依旧是那个洒脱不羁、豪情万丈的诗仙 。

    杜甫看着眼前豪情万丈,风采依旧的偶像,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敬佩。

    他笑着摇摇头,

    “太白兄,有你这样的朋友,实乃我杜甫之幸。”

    两人相视一笑,共饮美酒。

    *

    各朝的老祖宗们则是清一色地为这位诗仙的遭遇感到痛心。

    街头巷尾,唐朝的百姓们望着天幕,满脸皆是愤懑与无奈。

    一位老叟捋着胡须,长叹道,

    “李仙人那般才情壮志,或许本应在朝堂大展宏图,如今却遭此不公,这朝堂究竟是怎么了!”

    旁边的年轻后生握紧了拳头,眼眶泛红,

    “那些个权臣,妒贤嫉能,怎能这般对待诗仙!”

    在长安的太学里,一群年轻的学子也正看着天幕上李白的过往,议论纷纷。

    一位身着素袍的学子率先开口,

    “诸位,诗仙李白,虽仕途坎坷,可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那些流传千古的豪放诗作。这人生的磨难,反倒成了他诗才的滋养。”

    旁边的同窗不住点头,激动地说,

    “是啊,若一直在朝堂安稳度日,或许哪能有这般看透世事的豁达,如今这潇洒不羁的诗仙风采,皆是那跌宕经历所铸就。”

    *

    北宋

    苏轼听着书院中扎堆的学子们争论地面红耳赤的模样,不禁有些失笑。

    “李白一生起伏,这挫折反而成就了他的乐观与通透。他的诗词,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历经风雨仍能如此,实乃我辈楷模。”

    “或许他的遭遇让他看尽人间百态,才会有如此豁达的心境,其人格魅力,在磨难中愈发耀眼。”

    *

    茶馆里,不等说书人讲述润色后的诗仙人生,茶客们纷纷摇头叹息,议论起来。

    一位书生站起身来,义愤填膺道,

    “如此大才,却被埋没,这世道当真让人失望!若在我大宋,以诗词取士,李太白定能有一番作为。”

    *

    望着天幕上李白落寞的身影,让某位皇帝看在眼里,痛在心中。

    他眉头紧锁,双手背在身后,在殿内来回踱步,

    “李白之才,可安邦定国,可教化万民,朝堂却将其弃如敝履,实乃国之损失!”

    “如此放纵奸臣当道,埋没贤才,长此以往,国将如何昌盛?”

    越想越气不过,李二凤陛下当即又找到了某时空的不肖子孙的私信,

    果断发起了视频通话,开启了今日份的 “劝谏”。

    天幕平板视频的另一端,李隆基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

    自从太宗陛下从天幕平板中看到了“玄”宗传奇的一生后,

    李隆基私信中的消息就没消停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