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 > 第15章 刷视频:乡土文学

第15章 刷视频:乡土文学(1/2)

    杨幼云看着各自抽象的评论区,

    默默给闺蜜回复:生孩子很伟大,但我们还是个孩子,生不了。还有别让我发现你背着我偷偷谈恋爱生孩子。

    宋朝,某个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里,田小姐正坐在自己的闺房中。

    刚刚放下手中那本好不容易托人悄悄买来的话本,

    那话本里精彩的故事还在她脑海中回荡。

    她轻轻抬起头,

    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天幕上柚子姑娘的回复上。

    看到那几句话,

    田小姐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强烈的感同身受之感。

    画本子风靡,其中也有不少叙述女子被骗的故事,

    那些情节描绘得极为真实,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一般。

    故事中的女子,往往因为轻信了男子的甜言蜜语,

    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田小姐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都会心中一惊,

    然后赶忙拿给自己的闺中密友李小姐去看。

    李小姐每次看完,都会信誓旦旦地保证,

    自己绝不会被男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然而,

    现实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为了那不值得的人,她之前的保证就仿佛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总会黯然神伤,或是寻死觅活。

    田小姐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无奈。

    她苦口婆心地劝说,

    可李小姐总是听不进去。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友在感情的漩涡里挣扎,

    就如同自己看到天幕上那些关于生孩子的讨论时,对闺蜜的那种担忧与无奈。

    田小姐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忖,

    这世间女子的烦恼,

    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

    似乎都有着相似之处啊。

    ——

    【乡土文学的魅力#乡土文学#农村#童年

    【什么是乡土文学呢,是八十年风雨,不过稻子熟了一百六十次。

    中华五千年只是五十个百岁老人的一生。

    人吃土一生,土吃人一次。

    奶奶总是在等,等麦熟,等丰收,等过年,等入土。

    ......】

    大多数老祖宗尚未来得及从上个视频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中缓过神来,

    就接受了扑面而来的厚重朴实的乡土文学的洗礼,

    文人骚客们,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天幕之上,

    那一句句质朴而又饱含深意的话语,仿佛有着无形的魔力,

    让他们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反复琢磨。

    他们思索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而在学府之中,学子们更是倍感新奇。

    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手中的笔在竹简或纸张之上急速舞动,

    急匆匆地记录着这天幕上所呈现的珍贵语句。

    [\"中华五千年只是五十个百岁老人的一生”,谁懂,好有冲击力]

    皇帝们看到这评论,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上下五千年,按这样划分,似乎更好理解。

    [“你有实实在在的亲人埋在这里,这儿才是你的家乡。”]

    [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作为农人的孩子,我羞于用笔墨说出对一颗麦子的情怀,只能把它放在嘴里,咀嚼从秋到夏的过程”]

    [瓜熟蒂落,人熟归土]

    [好浓的乡土情怀爱意]

    [我好像有点明白《乡土中国》了]

    尽管乡土文学确实引得文人骚客们热烈地探讨、深入地思考,

    各种观点与见解在朝堂与学府之间相互碰撞、交融。

    然而,

    感触最深的却是各朝代那些在田间辛勤耕作的黔首们。

    他们每日与黄土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天幕上所展示的文字,于他们而言,

    并非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文学创作,

    而恰恰就是他们平淡而又真实的日常写照。

    他们的一生,

    可不就是在土地上默默耕耘,期盼着风调雨顺,等待着麦熟稻丰,

    而后在岁月的流转中渐渐老去,

    最终回归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望着天幕,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花。

    他想起了自己早已故去的父母,

    就葬在村子后面的那片山坡上。

    每一年清明,他都会带着家中的晚辈前去祭拜,在坟前添上一把新土。

    那片土地,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传承,

    是他们心灵的归宿。

    旁边一位年轻的农夫,原本只知道埋头苦干,此刻却也若有所思。

    他似乎对自己每日劳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