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封疆悍卒 > 第345章,皇帝不急

第345章,皇帝不急(1/2)

    原知府因勾结西梁王被镇北王软禁在府中,镇北王想派自己人接任,西梁王却不肯松口,两边往来争执了数月,闹到户部那里。户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索性撂下这个烂摊子,只说“待两王商议妥当再定”……

    如此一来,青州的民政、赋税、市集管理全扔给了秦同知。

    如今的秦同知,莫名其妙就掌控了青州城的实权。

    至于眼下刚刚成立的青州卫……

    在大乾的卫所体系中,青州卫属于府军卫范畴。

    这和镇北王麾下十六卫边军性质截然不同。

    镇北军十六卫常年驻守边境,归镇北王直接统领,士兵只认将印不认朝廷。

    可青州卫是新设立的府军卫,名义上,是归兵部节制的。

    和早前的青州府军一样,青州卫驻守青州府城及周边要地,主要承担三项核心职责:

    一是守护城池、维护地方治安。青州地处边地咽喉,流寇盗匪屡禁不止,需青州卫常驻巡逻;

    二是掌控运输通道,南来北往的粮车、军械都要经青州卫盘查护送,相当于掐住了朝廷向边地输送物资的半条命脉;

    三是练兵,卫所下辖的官田,需由军户或者佃农开垦,以保证粮草供应,保持战斗力,随时听候调遣。

    而指挥使作为青州卫的最高长官,按制统领三千人马。

    下辖三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再分十个百户所,从城防、运输到屯田,全由其一手调度。

    这三千人马看似不多,却是在边军体系之外新募集的兵力。

    更关键的是,青州卫虽名义上归兵部管,可人事任免权却牢牢攥在镇北王手里。

    三个千户中,有两个是镇北王的心腹旧部,分别掌控运输和城防。

    只有一个千户,交给林川自行安排。

    明眼人都看得明白。

    这是镇北王刻意布下的制衡之局。

    眼下青州城的换防正按部就班地进行,过程也繁琐不堪。

    原本驻守青州城的,是西陇卫的一支千人队,如今要分批撤出:

    先是负责城防的士兵,需与青州卫的人逐岗交接。除了城头箭楼与城门,还有城墙马道、护城河、瓮城、暗堡等关键区域,甚至防御设施的每一个部件,都要一一核对,详细移交。稍有差池就得重新检查,光这一项,就耗了十天。

    接着就是营房和管理事务的交接。不光军械库、粮草库的储备要与文书对应,还要移交城防记录、治安案卷、物资采购等各种卷宗……

    要知道,当初西陇卫匆匆接管青州城防,本就是一个烂摊子。

    如今新成立个青州卫,上来就锱铢必较。

    各种缘由,难免不让人猜测。

    私底下,西陇卫将士也是怨声载道。

    接连几日,双方已经起了数次争执,吵得面红耳赤。

    ……

    陈小七蹲在牌匾下,指尖碰了碰那道暗红痕迹,凑近鼻尖闻了闻。

    心里隐约有了数,低声问秦同知:“大人,这事儿……还要往下查吗?”

    秦同知听见这话,点点头:“查!必须查!而且要一查到底!”

    他伸手指着被污的牌匾,“这是青州卫指挥使司的门面,也是我青州府的脸面!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干这种勾当,明摆着是挑衅!今日不查清楚是谁开的坏头,往后还会有人敢在咱们头上撒野!”

    见秦同知态度坚决,陈小七当即拱手应道:“卑职明白!这就安排人手去查!”

    他转身安排身后的捕快们:“都听好了!分两队行事。一队沿东街查,一队沿西街查,挨家挨户问!重点问半个时辰内有没有见到可疑之人,尤其是手里拎着木桶、陶罐,或是衣裳上沾了红渍的!”

    说着,他又特意补充:“跟商户、摊贩说话客气些,但要问仔细。对方既然敢大白天来泼东西,肯定没走太远,手里的家伙什儿也藏不住,只要有人见过,定能说出些线索!另外,留意巷口的乞丐、挑夫,他们常在路边歇脚,说不定能看到些动静!有消息立刻回来报,谁先查到线索,我请他喝三天酒!”

    “是,七哥!”

    捕快们齐声应下,立马分成两队,顺着街道两侧撒了出去。

    陈小七站在原地,看着捕快们分散开的身影,心里也有底。

    对方选在白天动手,又是来泼血,手里定然拎着木桶之类的物件,这般扎眼的举动,不可能没人看见。只要沿着街道仔细排查,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目击者,到时候顺藤摸瓜,不愁抓不到人。

    他转头看向秦同知,低声道:“大人放心,这事儿不难查,顶多一个时辰,就能有消息。”

    秦同知点了点头,脸色依旧难看。

    他现在只盼着能尽快抓到人,不仅要给林川一个交代,更要借着这事,让青州城里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看看,如今他秦同知掌着权,林川握着兵,不是谁都能随便招惹的。

    还是林川上次说的话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