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下起了暴雨。王师傅正在竹林边躲雨,他惊奇地发现,雨水打到竹叶上,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弹开,竹林周围三尺之内,竟然是干燥的。他伸手去接从竹叶边缘滴落的水珠,那水珠一到他掌心,就化作了一缕青烟,消散无踪。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剑气’?”王师傅恍然大悟。
他灵机一动,心想:如果能用这竹子做一把伞,那会怎么样?
说干就干。他小心翼翼地砍下一根竹子,用祖传的手艺,削成细长的竹骨,又用竹篾编成伞面,最后刷上桐油。一把朴素却又透着不凡的竹伞,就这么做好了。
王师傅撑开伞,走到暴雨中。神奇的一幕再次上演:只见他周身三尺之内,雨水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壁隔开,形成一个干燥的圆圈。雨点砸在伞面上,发出“噼啪”的轻响,却连一丝水汽都渗不进来。王师傅在雨中走了一圈,身上滴水未沾,鞋子干干净净。
“成了!真的成了!”王师傅欣喜若狂。
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村民。村民们纷纷来找他,希望能得到一把这样的伞。王师傅也不藏私,他带着几个徒弟,日夜赶工,用这片竹林里的竹子,制作了一把又一把的竹伞。
这些竹伞,被村民们称为“裁云伞”。因为它们是用那柄斩开乌云的竹剑所化的竹林制成的。撑着“裁云伞”,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风雨多大,周身三尺之内,永远都是一方干燥安宁的小天地。
很快,“裁云伞”的名声就传了出去。附近村镇的人,甚至远方的商旅,都慕名而来,只为求一把“裁云伞”。青溪村因此兴旺起来,村民们过上了富足安定的日子。
而那个名叫阿木的少年,在斩开乌云后,就悄悄地离开了。有人说他云游四方,继续行侠仗义去了;也有人说,他化作了那片竹林里最高、最挺拔的一棵竹,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他的乡亲们。
从此,青溪村的故事流传了开来。人们都知道,在遥远的南方,有一个被竹林环绕的村庄,村里的人会做一种神奇的伞。而每当有人撑起那把伞,在风雨中安然前行时,总会想起那个手持竹剑、勇斩怨气的少年,和他那颗为民请命、百折不挠的赤子之心。
那片竹林,也成了永恒的传说,提醒着后人:再厚的乌云,也挡不住正直的光;再深的怨气,也敌不过一颗勇敢的心。而那把小小的竹伞,撑开的不仅仅是晴空,更是一份希望,一份安宁,和一段关于勇气与爱的不朽传奇。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