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夜色,运起妖力,悄悄将粮仓大门弄开一条缝,又引着几个胆大的灾民进去。灾民们见粮食,眼睛都绿了,纷纷涌进粮仓背粮。
赵主簿听到动静赶来,见粮仓被“盗”,气得浑身发抖,正要命人抓贼,却见阿土现出身形,拦在门口。赵主簿喝道:“何方妖孽,竟敢煽动灾民抢夺官粮!”
阿土也不躲闪,拱手道:“赵主簿,灾民饿极,等不得公文了。我偷开粮仓,是为救人,要杀要剐,我一人承担!”
赵主簿看着阿土坦诚的眼睛,又看看那些抱着粮食、眼中含泪的灾民,握着剑的手慢慢松了。他长叹一声,对灾民道:“罢了,你们拿粮吧!此事我自会向朝廷禀明,就说是我赵某擅自开仓,与你们无关!”
灾民们千恩万谢。阿土看着赵主簿毅然决然承担责任的背影,又看看那些得以活命的灾民,心中那团纠缠已久的乱麻,突然“啪”地一声,散开了。他望着天边初升的朝阳,喃喃道:“我明白了……天道无善恶,唯衡而已。善也好,恶也罢,能救人之急,解人之困,使世间得一分平衡,便是功德。何须拘泥于手段?”
话音刚落,天边金光大盛,仙乐齐鸣。那仙鹤再次降临,口中衔着一枚闪闪发光的“顽石天官”印信。阿土接过印信,只觉一股暖流遍布全身,千年石身竟也化作了人形,只是眉宇间还带着几分石头的憨厚。
阿土成了天官,消息传回天庭,众仙都惊掉了下巴。一个深山小妖,没按常理出牌,竟用这些“歪门邪道”通过了考核。玉帝也觉得稀奇,宣阿土上殿,问他有何心得。
阿土憨厚地笑笑,挠挠头说:“俺也没啥大道理,就觉得吧,天底下的事,就跟那山涧水一样,堵了这边,那边就干;这边通了,那边才能活。俺这小妖,本事不大,就想帮着把那些堵着的地方疏通疏通,让水能流得顺畅些,大家都能活命,这不就成了?”
玉帝和众仙听了,先是愣住,随即哈哈大笑。玉帝抚掌道:“好个‘疏通堵塞,让水流畅’!顽石天官,你这‘衡’字,悟得比那些老神仙还透彻!”
从此,天庭多了一位奇特的“顽石天官”。他不爱穿蟒袍玉带,总是一身布衣,脚踩草鞋,整天往人间跑。他不管什么仙规天条,只看哪里“堵”了——是善人被规矩捆住了手脚,还是恶人钻了空子;是富者贪得无厌,还是贫者走投无路……他总能想出些稀奇古怪、甚至有点“不正经”的法子,把那些“堵塞”的地方搅和搅和,让世间这潭水,重新流动起来,恢复平衡。
人间百姓渐渐知道,天上有个穿布衣的天官,不摆架子,专帮凡人解决那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难事。他的故事,也像山涧水一样,在民间慢慢流淌开来,成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段奇谈。都说啊,那天道虽然高远,可有时候,反倒是一块没心眼的石头,能看出它最朴实的模样呢。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