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560章 瓷骨生莲

第560章 瓷骨生莲(2/2)

配好的、那批最上乘的瓷土,将骨灰郑重地、一点点地掺了进去。他的动作轻柔而虔诚,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骨灰与瓷土混合,在灯光下,竟隐隐透出一种温润的光泽。

    “师父,”林生低声呢喃,声音哽咽,“弟子斗胆,让您再入窑火。若您在天有灵,就助弟子一把,烧出您心中那绝世的白瓷吧!”

    他放弃了师父念念不忘的青釉,决定改烧最纯粹、最考验功力的白瓷。他用了师父秘传的练泥之法,反复揉捏、陈腐那混合了骨灰的瓷土,直到它变得如脂如膏,细腻温润。拉坯时,他全神贯注,仿佛师父的手正覆在他的手上,引导着他。转盘飞旋,泥坯在他手中渐渐成型,修长挺拔,线条流畅,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佳人。素坯晾干后,他小心翼翼地施上了一层极薄的透明釉,那釉水清澈如泉,均匀地裹住坯体。

    一切准备就绪,林生点燃了窑火。火焰再次在“天工窑”内熊熊燃烧起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明亮,更加炽热。林生日夜守在窑前,如同师父生前那样,寸步不离。他添柴,看火色,听窑音,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脸上沾满了烟灰,眼睛里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他仿佛能感觉到,窑内那混合着师父骨灰的瓷泥,正在高温下发生着奇妙的变化,师父的精魂,正与窑火融为一体。

    七日七夜,窑火不熄。整个景德镇的人都在议论纷纷,说林生魔怔了,竟敢用师父的骨灰烧瓷,这是大不敬。林生充耳不闻,他的世界里,只剩下这座窑,和窑内那个承载着师父遗愿和自己全部希望的瓷瓶。

    第八日清晨,窑火终于熄灭。窑门紧闭,余温尚存。林生拒绝了所有人的帮忙,独自一人站在窑门前。他深吸一口气,双手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地握住了冰冷的窑门铁环。他猛地发力,沉重的窑门发出“吱呀”一声长吟,缓缓开启。

    一股纯净到极致的白光,如同黎明破晓时的第一缕晨曦,毫无征兆地从窑内喷薄而出,瞬间驱散了窑口的昏暗!那光芒柔和而圣洁,将林生整个人都笼罩其中。

    林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探头向窑内望去。

    只见窑膛中央,一尊白瓷瓶静静伫立。那白,不是寻常的苍白,而是如同上好的羊脂玉,温润内敛,却又光华流转,仿佛将天地间所有的纯净都凝聚其中。瓶身线条流畅优美,釉色均匀细腻,没有一丝一毫的瑕疵,完美得如同天工造物!

    林生激动得浑身颤抖,几乎要跪倒在地。他强忍着泪水,拿起特制的长柄瓷钳,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轻轻将那尊白瓷瓶夹了出来。

    当瓷瓶完全暴露在晨光之下时,更加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

    那洁白无瑕的瓶身上,不知何时,竟自然浮现出一圈圈栩栩如生的莲花纹!那莲花瓣瓣分明,脉络清晰,仿佛是技艺最精湛的画师以毫厘之笔精心勾勒而成。花瓣由瓶底向上层层舒展,直至瓶口,姿态优雅,圣洁非凡。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股清雅至极的莲花香气,正从那冰冷的瓷体上袅袅散发出来,越来越浓,越来越清,弥漫了整个窑房,飘散到院子里,飘向了整个景德镇!

    “天哪!莲花!是莲花!”

    “好香啊!真是莲花香!”

    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挤在窑房门口,看着那尊散发着清香的、自带莲纹的白瓷瓶,无不目瞪口呆,继而爆发出震天的惊叹。人们纷纷跪倒在地,朝着瓷瓶,朝着窑神,朝着林生,叩拜不已。他们都说,这是陈守拙大师一生精诚所至,感天动地,魂化白瓷,才生出这等神迹!

    林生捧着那尊温润如玉、清香四溢的白瓷瓶,泪水终于决堤。他将脸颊轻轻贴在冰凉的瓶身上,仿佛能感受到师父那熟悉的、带着严厉却又充满慈爱的温度。他喃喃道:“师父,您看,您烧成了……您烧成了啊!”

    从此,“瓷骨生莲”的故事,便如同那瓶上永不凋零的莲花,在景德镇的大街小巷流传开来。那尊神奇的白瓷瓶,被供奉在窑神庙最显眼的位置,接受着世代窑工的敬仰。而林生,继承了师父的衣钵,成为了一代宗师。他烧制的白瓷,温润如玉,纯净无瑕,虽再未出现过那自然生成的莲纹与异香,但人们都说,那每一件白瓷里,都融入了陈守拙大师不灭的精魂,都带着那缕跨越生死的、清雅的莲香。窑火不息,匠心永存,那洁白的瓷骨之上,永远盛开着不朽的莲花。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