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 第383章 禅位大典终成行,高宗退居德寿宫

第383章 禅位大典终成行,高宗退居德寿宫(2/2)

君的背影,想到大宋的帝王血脉终又重回宋太祖赵匡胤一脉,心里都充满了希望 —— 大宋的中兴,终于有了盼头。

    当日午后,赵昚回到皇宫,在紫宸殿召开第一次朝会。

    他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的大臣,声音坚定。

    “传朕诏令:第一,任命辛弃疾为‘京东、河北路宣抚使’,节制山东、河北义军,赋予其军政财三权;第二,令户部调拨十万石粟米、五千副甲胄,由水运运至山东,支援辛弃疾义军;第三,派使者去河北,联络各地抗金义军,令其归附辛弃疾,共同北伐;第四,免除山东、淮西三年赋税,安抚百姓,为北伐提供稳固后方。”

    大臣们齐声应诺,开始各司其职。

    虞允文负责协调粮草运输,陈康伯负责朝堂政务,户部尚书则忙着筹备粮草和甲胄 —— 整个临安城,都因为新君的继位和北伐的诏令,变得忙碌而充满活力。

    德寿宫内,赵构正坐在庭院里,内侍送来新君的诏令,他仔细读完,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但是更多的是隐忧。

    他对着窗外的天空,轻声道:“列祖列宗在上,朕已为大宋择好新君,但是似乎他的政治手腕还是欠缺了些,还需要朕来为他把把关。”

    此刻的山东,辛弃疾正集结三万义军主力,待做好准备后北伐。

    他不知道朝廷已经换了新君,却能感受到空气中越来越浓的战味。

    他握紧腰间的横刀,刀背的旧痕在夕阳下格外清晰 —— 那是耿元帅的魂魄看着他们抗金的印记,也是希望的象征。

    入夜,临安皇宫内,赵昚还在对着舆图发呆。

    他看着河北、山东等地,心里默念:“辛将军,朕的援军很快就能支援你们了,朕等着你的捷报,等着大宋收复中原的那一天!”

    月光洒在舆图上,照亮了大宋的疆域,也照亮了北伐的前路。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