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朱相求退免分歧,陈相承命定禅仪(2/2)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玉玺用和田玉制成,上面刻着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篆字,边角有些磨损,虽仿自出于和氏璧的传国玉玺,却依旧透着威严。
陈康伯伸手摸了摸玉玺,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使命感 —— 他要亲手将这枚玉玺,交到新君手中,为大宋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与此同时,东宫的书房里,赵昚正与虞允文、张浚商议继位后的政务。
虞允文拿出一份援军事宜,递到赵昚面前:“殿下,臣已拟好支援辛弃疾的方案,继位后可派淮西宋军两万北上,调拨十万石粮草、五千副甲胄,由水路运至济州。同时,任命辛弃疾为‘京东、河北路宣抚使’,赋予其节制地方军政的权力。”
张浚补充道:“殿下,还需派使者去河北,联络其他抗金义军,让他们归附辛弃疾,壮大抗金力量。此外,免除山东三年赋税,安抚百姓,为义军提供稳固的后方。”
赵昚仔细听着,手指在舆图上的河北大片区域上划过:“辛幼安若能拿下河北诸地,就能直逼燕云。朕继位后,要亲自写一封信给辛将军,勉励他继续北伐。”
虞允文和张浚看着赵昚坚定的眼神,心里都松了口气 —— 这位新君,比他们想象的更有远见。
夕阳西下时,陈康伯终于忙完了太常寺的事务。
他走出太常寺,望着远处的皇宫,心里默念:“陛下,臣定不负您的托付,确保禅位大典顺利举行。大宋的中兴,就从这场大典开始!”
而此时的皇宫内,赵构正坐在德寿宫的庭院里,看着宫女们浇花。
他对着北方的天空,轻声道:“列祖列宗在上,朕已为大宋择好新君,愿天佑大宋,早日收复中原!”
月光渐渐升起,洒在临安的城墙上,为五日后的禅位大典,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芒。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