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现代军医穿越东汉救世 > 第38章 背刺寿春.骄阳血色

第38章 背刺寿春.骄阳血色(2/2)

”夏侯惇怒吼着。

    当曹洪率虎豹骑冲破燃烧的宫门,在后殿只找到那具悬梁的肥胖尸体和残破“龙袍”。传国玉玺?混乱中,无人能确定其下落,或被亲信携走,或毁于大火,成为一团迷雾。

    建安二年夏,寿春陷落。僭号数月的袁术,身死国灭。淮南大地,终归曹操。吕布如愿“收复”广陵等地,志得意满,却不知自己正踏入郭嘉为其设计的、少了蒋毅后续制衡的下一步棋局。

    曹操以天子名义发布诏令:

    * 昭告天下,袁术僭逆伏诛!淮南平定!

    * 大赏有功将士,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

    * 加封吕布为左将军(虚衔高位),承认其对广陵等地的控制(暂时安抚)。

    * 拜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总理朝廷日常政务。

    * **拜郭嘉为军师祭酒,参丞相军事,首席谋士。(戏志才的位置,由郭嘉一人顶替,压力陡增)**

    * **擢升刘晔、程昱、满宠等新进谋士,填补蒋毅、戏志才留下的中层智囊空缺。**

    * **拜于禁、乐进等将领统领精锐。(赵云的位置,由其他将领分担)**

    “令诸侯”的诏令依旧发出:

    * 诏令荆州牧刘表,责问其过,令其防孙策。

    * 诏令冀州牧袁绍,责其坐视僭逆、损耗国力(占据道德高地)。

    * 诏令各地举荐贤才。许都依旧吸引着程昱、刘晔、满宠、董昭等人才,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然而,丞相府内的密会,气氛却与志得意满的表象有所不同。

    曹操、郭嘉、荀彧三人(缺席一人)望着天下舆图和天子旌旗。

    “奉孝‘骄兵’‘背刺’之策,功不可没!文若理政安民,国之柱石!”曹操的声音依旧豪迈,但荀彧和郭嘉都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寿春虽下,然……”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他想说的是:代价比预想的大,过程比预想的乱,玉玺不知所踪,而那个能一眼看穿所有迷雾、稳定军心、高效调度的人,已经不在了。

    郭嘉敏锐地捕捉到了曹操的未尽之言,他收敛了往日的慵懒,神情略显凝重:“明公,此战虽胜,然袁术余孽未尽,吕布狼子野心,广陵如鲠在喉。更重要的是……”他目光如电,指向河北,“袁绍,才是心腹大患!河北富庶强兵,田丰、沮授、审配、许攸,皆非等闲。与袁绍决战,方是定鼎之战!” 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戏志才留下的战略层面的宏大视野和细节掌控力,需要他付出更多心力去弥补。

    荀彧点头,补充道:“奉孝所言极是。当务之急,借天子之名分化诸侯,巩固根基,屯田养民,积蓄力量。然,彭城之殇后,兖豫人心,仍需时日抚平,此亦为根基之要务。” 他暗示了人才流失对内部稳定的潜在影响。

    曹操负手而立,望着窗外许都的繁华与旌旗。胸中豪气仍在,剑指河北的雄心未减。但那份“算无遗策、尽在掌握”的绝对自信,因戏志才、蒋毅、赵云的离去,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他身边依旧是顶尖的谋士荀彧、鬼才郭嘉,以及众多新锐。然而,彭城之殇的阴影和核心班底的缺失,如同潜流,在这“迎銮定鼎”看似辉煌的顶点之下,无声地涌动着。前路强敌环伺,而手中的利剑,已非往日的无暇状态。更大的棋局,在一种微妙的、带着一丝不确定性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